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

2015-04-20 10:33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作者:汪建平 吴云关键词:电力支撑电力建设电力结构优化调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十三五”电力建设投资空间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将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更加优化、科技含量显著加强,电力建设和投资空间依然巨大。尽管“十三五”期间电力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速,但由于我国电源装机基数巨大,年均增量装机规模仍将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年的新增装机约1.1亿千瓦,相当于一个意大利或巴西,相当于我国1988年的总装机。大致匡算2015-2020年电源项目投资需求约3.2万亿元左右,其中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约40%,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约60%。

另一方面,国际电力建设和投资前景也十分广阔。广大的新兴经济体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极”,我们与新兴经济体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将创造出巨大的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从构想步入实施阶段后,我国将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纾解过剩产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难得的机遇。“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之一。目前,全球有32个新兴经济体的人均装机低于中国,若使其人均装机达到中国水平,将有约16.5亿千瓦的装机建设空间,按照平均单位造价约8000元/千瓦测算,投资需求约13万亿元,需求最大的印度装机建设空间达7.5亿千瓦,投资需求约6万亿元。电力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装备、技术和人才投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在电力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平台有效解决电力项目投融资难题,为促进新兴经济体电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合作共赢的“中国+N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电力工业具有资金密集、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以及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为避免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电力工业应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有必要超前谋划、合理安排,把握好发展的节奏,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原标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支撑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电力结构优化调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