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市场正文

中国电池冲破海外专利阻击

2015-04-21 13:25来源:中国储能网关键词:电池企业无汞碱锰电池美国劲量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日益成为企业共识。而作为衡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显然,对企业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增强发展动力。然而,当前我市仍有不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相对较弱。针对此现状,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本报开辟《保护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发展》栏目,旨在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讲解及知识产权常识的普及,促进知识产权宣传的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为企业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借鉴,助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发展。今日,本报刊登第一期。

案情:近年,中国的无汞碱锰电池产量占全球1/3,且70%的产品用于出口。2003年4月,美国劲量控股集团(简称劲量集团)和eveready电池公司指控中国、日本、印尼等国家和地区25个生产无汞碱锰电池和零件的企业侵害其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并展开“337调查”,企图封杀美国市场的中国电池。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定,中国9家电池企业生产的无汞碱锰电池已构成对美国劲量集团的专利侵权。在整个行业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面对一些被诉侵权的国外电池企业纷纷向劲量集团妥协的情况,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下,18家电池企业成立了由20多名电池行业专家学者参加的应诉专家工作组,提交了多页的复议报告,对初裁法官的错误一一驳斥,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以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原告专利无效,表明中国企业没有侵权。

结果:2004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停止一切针对应诉方的调查;中国企业没有违反美国“337”条款;劲量集团在诉讼中所称的专利无效。

点评:这次胜诉,是当时中国企业在应对国外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中唯一获得全胜的一场官司。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充分肯定了中国企业的立场,并为中国企业继续对美国出口无汞碱锰电池扫清了障碍,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中国企业只有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捍卫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小常识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也称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专有技术(技术秘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等,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原标题:中国电池冲破海外专利阻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池企业查看更多>无汞碱锰电池查看更多>美国劲量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