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经济新常态 我国电力工业进入提质增效关键期

2015-04-28 11:32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汪建平 吴云关键词:清洁能源互联网+电源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电力消费增速相应呈现“换挡”态势。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电力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考虑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现实需要,可以判断,今后五年我国电力工业将进入提质增效、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动力依然强劲,投资前景广阔。

电力增速平稳换挡 用电结构持续优化

回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在与我国“十三五”类似的发展阶段中,各国电力增速和电力弹性系数总体保持较高水平。我国是“后发”工业化国家,应在总结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做好谋划。

当前,我国单位GDP电耗为0.63千瓦时/美元,远高于发达国家,是美国的2.4倍、日本的3.5倍、韩国的1.4倍,具备较大下降潜力。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举措的实施,将给单位GDP电耗的下行带来新空间。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要求电力增速不能“换挡”过猛。

综合测算表明:“十三五”期间,电力增速将较“十五”、“十一五”期间两位数的增长有所下降,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以低于1的弹性系数和适中的电力增长速度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5.5%~6.5%,达到7.6~8万亿千瓦时,电力弹性系数将介于0.8~1之间,人均用电量将达到5500~5700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占比将由74%下降至70%左右,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比将由24%提高至28%左右。

2020年之后,我们将站在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向实现“中等发达”的长期目标稳步迈进。预计到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有望达到10~11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约为7000~8000千瓦时,用电增速进一步下降,第二产业用电占比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比继续提升。

清洁能源潜力巨大 发电成本稳中有升

按照“能源革命”的总体要求,加快电力结构优化调整,实施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形成水电、可再生能源、核电、煤电、气电等各类电源协调发展、多轮驱动的电力生产和供应体系,既要注重整体的结构调整,又要充分挖掘每个品种的优化潜力。

据测算,我国发电装机总需求将于2020年达到20亿千瓦左右,2030年达到28亿千瓦左右。未来电源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开发潜力、开发成本、市场消纳、技术进步、环境影响等因素。

从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来看,各类电源都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非化石能源。按照我国未来的可用电煤量来估算,煤电总装机能够达到15亿千瓦以上。通过积极进口补充,天然气用于发电的资源量可支撑气电装机2亿千瓦以上。常规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6.6亿千瓦,待开发程度高达60%。风电、太阳能理论支撑装机总量均可达到10亿千瓦以上。借助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等多种渠道,核电的开发亦有较充足资源保障。

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发展,“十三五”电源发展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将明显提高,但总体发电成本和电价水平将呈现上升趋势。具体说来,清洁高效煤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碳税等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将使煤电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稳中有升;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将有可能超越气电国产化带来的造价下降;远离负荷中心的水电后续开发,将面临生态保护、库区移民、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发电成本和送出成本的显著提高;核电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将使核电工程造价保持上升趋势;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装备成熟,能够降低造价,但风电、太阳能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需要通过加强系统调峰储能能力建设、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等成本上升型手段,从而促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未来,要按照“优先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按需发展化石能源发电”的总体原则,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发展气电,清洁高效发展煤电。初步测算,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4:6。其中,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将达到3.9亿千瓦,新增9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新增380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新增1.8亿千瓦;煤电、气电装机将达到12.2亿千瓦,新增3.3亿千瓦。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进一步调整到4.5:5.5。

原标题:经济新常态 我国电力工业进入提质增效关键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电源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