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市场正文

中丹海上风电研讨会:我国海上风电投产居世界第五位

2015-04-29 09:09来源:英大网作者:林梅妹关键词:风能资源海上风电海上风电研讨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林琳介绍,2014年3月《福建省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通过国家能源局的审查,规划提出了14个规划场址,规划规模575万千瓦,还提出了11个储备场址,装机规模230万千瓦。

易跃春介绍,通过示范项目推动,一方面带动海上风电技术和施工能力进步,另一方面提升建设运行水平和简化管理流程,促进海上风电项目电价和补贴强度下降,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技术提升、产业进步、管理升级和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将达1200万千瓦。

专家建议:完善规划和标准 促科学发展

截至2014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65.788万千瓦,装机数量226台,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相关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制约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规划、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

我国海上风电用海基本特点是,占用海域面积大,全部为近海建设,海岸带区海洋开发最密集区,用海矛盾较多;用海排他性,区块式布置导致其他海洋开发活动的连续性破坏,割裂海岸带地区与外海联系,制约海岸带未来的开发活动。

另外,海上风电规划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相对薄弱;规划面积过大,与其他行业的用海存在冲突,影响海域资源效益的发挥;缺乏风电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和跨部门联动机制等,影响了海上风电规划的高效落地和发展。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马丽提出,第一要修改完善海上风电规划。重视强化海上风电规划和风电场选址方面与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与协调,协调各行业用海需求,按集中区块布置的规划思路,“因海制宜”科学选址,合理确定海上风电发展规模;优化风电场布置,提高风电场平均装机容量密度,减少海洋空间资源的占用,尽量离岸深水布置风电场,减缓对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减少与其他行业用海需求冲突。

第二要创新海上风电管理制度。海上风电开发牵涉到海洋局、海事、军事、交通、渔业等多个部门,要建立以发展改革委、能源和海洋部门为主体,交通、海事、渔业、军事、环保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海上风电跨部门联动机制,协调推进风电项目规划编制、选址、审批和建设等工作,促进我国海上风电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三要规范标准风电场选址、风机布置。完善标准体系,制定风电场选址、装机容量密度、风机布置要求等行业标准,以指导和规范海上风电项目科学、顺利发展。第四要加强海上风电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及标准制定,促进环境保护和风电发展的相互和谐。

易跃春也指出,要简化海上风电前期程序,加强基础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建设速度;做好项目审批权下放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包括动态监测、工作协调;同时,积极推进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把关、经验总结、标准推进、设备认证、成本研究等,促进海上风电科学快速发展。

原标题:蕴藏量丰富我国海上风电投产居世界第五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能资源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研讨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