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浙江浦江“智慧农业”开启种植新模式

2015-05-12 14:58来源:金华新闻网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浦江县农业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对于种植大棚葡萄的农民来说,卷膜、放膜全靠手工操作,何时浇水、施肥、通风也凭经验操作,一个大棚需要几个劳动力打理。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浦江县正逐步向“智慧农业”迈进,一台电脑、一个控制箱和一部智慧农业物联网采集器,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农民只需按动开关,就能掌控整个大棚,不但省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实时监控水肥一体自动供给

浦江金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浦江县智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该公司负责人金士贵介绍,在金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200多亩葡萄大棚内,通过电脑操控不仅可以自动监测棚室温度、湿度,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自动定量供给、病虫害远程诊断等,立体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大显身手。

记者随金士贵来到控制室,只见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脑,屏幕上,每个温室大棚里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的数据都在实时更新。“这里是园区的电脑机房,是整个基地的‘大脑’,大大小小的数据通过传感器从各个大棚向这里汇集。大棚该不该通风,啥时候浇水施肥,用多少量,都可以通过数据来判断。”金士贵说。

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园区葡萄大棚2号区块,只见温室中间的位置悬挂着一个白色盒子。“这个盒子叫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上面安装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信息采集设备。”金士贵说,“通过传感器的信息采集,我们能够随时得到最新的大棚数据,然后根据电脑显示,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自动浇水、施肥,十分方便。”

“以前靠的是两条腿在大棚里来回跑,观察悬挂在棚内的温度、湿度,然后开、关一个个阀门,还得逐个大棚施肥,两个人管理一个大棚都忙得喘不过气来。”金士贵说,“有了自动化装置,一个人管两个大棚也变得轻轻松松。”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用水量大,而且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大棚内湿度过大会加剧作物病害。2012年,金士贵投资86万元,在整个农业园安装了水肥一体智能浇灌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后,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期,采用膜下微灌技术直接对作物根部浇水,既保证了作物用水量,又省工节水。

电子保姆田间作业家里遥控

轻轻一按遥控器按钮,大棚顶部的塑料薄膜慢慢地自动卷成一团;再轻点遥控器按钮,塑料薄膜又缓缓地覆盖整个大棚顶部。近日,在浦江县欢欢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里,合作社理事长徐玉林向记者演示了葡萄园新装置———大棚自动卷膜器。徐玉林说,有了这种装置后,葡萄质量得到提高,合作社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

原标题:浦江“智慧农业”开启种植新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浦江县农业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