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国网甘肃: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助推老区经济腾飞

2015-05-18 08:5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李明关键词:电网建设特高压国网甘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重视扶持革命老区的发展,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2015年,国网甘肃电力将投入4.45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解决老区农村电网的低电压、“卡脖子”等突出问题,确保老区人民用上优质电和安全电。

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延安召开座谈会,专门研究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问题。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投入支持力度,“把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加强水、电、路、通讯和农业基础建设”。

全国革命老区县共有307个,其中陕甘宁革命老区37个,甘肃占8个,主要分布在庆阳市华池县、环县、庆城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及平凉市的灵台县,地理环境艰苦,区域面积约2.75万平方千米,供电人口287万人。

老区电网网架全覆盖无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最早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是西北红军的摇篮、党中央和长征红军北上抗日的落脚点,谢子长、刘志丹、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一向重视扶持革命老区的发展,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电网建设投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自1998年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来,国家每年通过中央预算内资金提供20%的资本金用于甘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由国网甘肃电力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解决其余80%的资金。截至2014年年底,甘肃已累计完成全省农网改造投资235.41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其中,投资革命老区8个县(区)农网建设资金27.06亿元,主要用于农村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甘肃革命老区已分别建成33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3座、13座和79座,公用配变11209台。1998年,甘肃革命老区农村居民通电率仅为79.8%,但到2014年年底,老区8个县所辖各乡、村、户通电率均达100%,彻底结束了老区无电地区点灯靠油、粮食饲料加工困难、缺少动力电的历史,全面解决了无电地区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老区农网改造受益面逐年提高,电网结构日趋合理,区域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群众用电负担大幅减轻,实现城乡用电同价,为老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通过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工作的开展,老区农民群众用电从原来的私人台区供电发展到现在的直供到户,用电成本大幅降低,全面实现“四到户”。同时,国网甘肃电力大力实施代管农电企业管理提升工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省69家代管农电企业已于2014年全部无偿上划,彻底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推动了农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所有这些,都为发展老区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老区百姓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电网企业的深情厚谊,赢得了老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农村负荷增长迅猛电网亟待改造升级

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甘肃革命老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国网甘肃电力认真履行供电服务义务,服务质量备受好评。但由于这8个县区所处地理环境恶劣,区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农村电网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目前尚有超过10%的农村电网处于1998年以前的状态,一户一表改造覆盖不足,变电站布点不够,供电半径大,线路“卡脖子”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老区农村电网要达到甘肃全省平均水平,投资需求巨大。

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扶贫攻坚惠农政策的实施,催生甘肃革命老区农副产品加工、规模性养殖、手工作坊等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兴起,老百姓对三相动力用电的需求增长迅猛。由于三相动力电源不足,使得一些机械无法正常使用。截至2014年年底,革命老区8个县(区)所辖村三相动力电源覆盖率仅为93%左右,远低于全省95.72%的平均水平,尚有660个村无三相动力电源。由此可见,现有的电网已不能满足老区人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尽快脱贫致富的用电需求。

服务陇东能源基地建设致力老区百姓脱贫致富

庆阳、平凉革命老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统称陇东,是农作物主产区,更被誉为“陇东粮仓”。同时,这里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的主要聚集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之齐全、储量之巨大、分布之均衡,均为全国所罕见。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依托其丰富的能源资源,作为“东翼”的陇东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能源基地,昔日贫瘠、落后的革命老区已是商机无限,成为大开发大建设的红色热土。

加快“东翼”崛起的关键是加快陇东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实现陇东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力改变革命老区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当前,甘肃省商请国家电网公司将陇东—徐州±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纳入“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国网甘肃电力全力协助配合项目的前期工作及配套电网建设,力促工程早日落地,更好地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国网甘肃电力还将投入4.45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解决老区农村电网存在的低电压、”卡脖子“、设备重过载及三相动力用电不足等突出问题,确保老区人民用上优质电和安全电,确保三相动力电入村率达到100%。

国网甘肃电力始终牢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号召,认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国网甘肃电力上下全面整合资源,电网员工踊跃捐资捐物,多方筹措资金1100万元,用于进行老区经济发展落后村的农网线路改造、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建设、文化卫生场所建设、引水工程等公共事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全力助推老区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争取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原标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助推老区经济腾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国网甘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