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华龙一号:抗9级地震 可防A380大飞机冲撞

2015-05-25 10:47来源:中国青年报关键词:华龙一号福清核电FCD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华龙一号”铠甲厚:抗9级地震、防 A380大飞机冲撞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近年来全球最严重的核事故。

在福岛核事故之后,人们一度“闻核色变”。

时隔4年,当“华龙一号”作为我国继福岛事故后首个被核准开工的三代核电技术项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其安全性自然备受关注。

与普通民众的担心不同,在中核二四福清核电项目部,提起“华龙一号”,员工们的脸上透出的是自信和骄傲的神情。

“我们的‘华龙一号’设计可以抗击9级的强震,抵御A380型号的大飞机冲撞。”站在福清5号机组的观景台上,中核二四福清核电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邵克军指着不远处在建的5号机组核岛反应堆说。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紧急对在建和已运行的核电项目,重新做了大量的优化,以抵御更为严重的事故,而“华龙一号”设计的优势恰恰体现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为了能达到抗击大型飞机的冲撞,‘华龙一号’的核岛反应堆结构穿了两层‘盔甲’。”邵克军所说的盔甲是“双层安全壳结构”,是目前核岛反应堆在建的筏基里所具备的内外壳结构。

“和之前的核电堆型相比,‘华龙一号’的安全壳有了明显加强,内层安全壳厚度增加至1.3米,新增的外层安全壳厚度1.5~1.8米。”邵克军告诉记者。

增加的钢筋强度让“华龙一号”穿上了又一层安全铠甲。“以前的核电项目是使用三级钢,现在是四级钢,它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更高。”邵克军介绍。

“华龙一号”的独特设计有很多,最直观的体现是“华龙一号”在福清的两个机组(福清5号机组和6号机组)和其他机组的核岛反应堆的堆型结构不同。

邵克军告诉记者,以前的核岛反应堆是双堆结构,两个机组的核岛反应堆是共同建造,并且相连。而“华龙一号”的两个机组是单独分开建造,属于单堆结构。这种结构在核电专家看来,能使核电项目在初期的厂址选择上灵活布置,节省用地成本。

“华龙一号”的十字筏基结构和能动与非能动的设计理念也令核电人津津乐道。

“筏基就是地基筏板基础,它运作起来像是地壳,带动上面厂房的运动。但因为各厂房之间的管道是相连的,一旦出现高强度地震,筏基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管道错位拉裂,引发厂房设备的故障。”

“现在‘华龙一号’运用的十字筏基最大的特性就是各个筏基能同步上下移位,保证筏基上面厂房里的管道同步运动。”邵克军强调道。

“以往的核电生产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人为操作来下发工作指令,现在引入了非能动理念,按照机器上已经设置好的限定值,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智能化系统能自动启动把风险控制住。”邵克军说。

原标题:核电华龙一号:抗9级地震,可防A380大飞机冲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福清核电查看更多>FC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