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未来三十年 再造一个新秦山

2015-06-15 09:00来源:学习时报关键词:三代核电技术核电建设秦山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5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在福清核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攀上了新的发展高峰。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研发和建设的核能反应堆家谱,“华龙一号”被誉为“名门之后”,而秦山核电的名字赫然在家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事实上,中国核电事业起步、成长于秦山,核电“走出去”更是从秦山迈出了第一步。“华龙一号”作为融汇了中国核电30年建设经验、在中国核电“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可与中国高铁等比肩的重大成果,与秦山核电发展有着深刻历史渊源与文化渊源。

1985年3月20日,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从而开创了中国核电建设的新时代和中国核工业发展新纪元。历经30年的建设发展,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70万千瓦再到百万千瓦,中国核电已硕果累累。随着2015年2月12日第九台机组的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约占浙江省全年用电量的15%,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有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实现了“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路子”、“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我国核电“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形成了安全环保、自主创新、群堆管理、人才摇篮、文化引领、对外服务、公众沟通、企地共融的秦山特色,在我国核电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时至今日,秦山核电基地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先行者、开拓者,其开创性和示范性意义正在不断显现,对中国核电发展新高潮影响深远。与此同时,秦山核电基地也在积极谋划超越自我,力争在未来的30年再造一个新秦山。

三十年书写辉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功实践

上世纪70年代末,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有幸成为中国核电的发祥地。

1985年3月20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在秦山开工建设。开工没多久,苏联就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国内外继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之后对于核电安全性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然而,曾经创造“两弹一艇”伟业的中国核工业人,对于发展“国字号”核电事业同样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对安全质量丝毫不敢懈怠的高度责任感。他们认为,对于首次“试水”的核电建设领域,需要从观念、制度、现场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中国大陆核电从零起步,不仅面临人才、技术、经验匮乏,而且面临当地民众当时因陌生和神秘而对核电产生怀疑态度所带来的压力。面对挑战,秦山核电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完善安全监管法规、安全监督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

1991年12月15日,秦山一期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从而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我国核电“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首座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奠定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基石,树立了中国核电发展的一面旗帜。

1996年6月2日开工建设的2台6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的秦山二期工程,也同样历经坎坷。初期由于投资经费不到位,致使工程几近下马。又因设计图纸滞后以及国内大型设备研发制造等问题致使工程建设困难重重。面对逆境,秦山核电人创造性地采取“安装提前介入土建、调试提前介入安装”等一系列突破常规的大胆举措,保证了工程重要节点的顺利完成。2002年2月6日,1号机组比计划提前23天首次并网发电;同年4月15日,比计划提前47天实现商业运行。2004年3月11日,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同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秦山二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代表着中国核电国产化的重大跨越,闯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路子。

作为中国和加拿大两国迄今最大的贸易项目,秦山三期2台70万千瓦级重水堆核电站于1998年6月8日开工建设,此项工程甚至超出纯粹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意义。尽管属于“交钥匙”工程,但秦山三期始终坚持自主原则,不断强化业主权责,充分利用国内核电工程建设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深度介入从最初设计到设备制造等各个关键环节,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中方的能力与严谨赢得了合作方的尊敬。2002年11月19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同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43天;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并网发电,同年7月24日投入商运,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112天,创造了国际重水堆核电站建设周期最短的佳绩,工程造价比国家批准概算节约10.6%,被誉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

原标题:未来三十年 再造一个新秦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代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秦山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