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浙江瑞邦科技:新能源发展“七年之痒”

2015-06-16 14:21来源:金华日报作者:陈启宇关键词:新能源浙江瑞邦科技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精密的实验器材、自动化的仪器设备,昨天上午,在浙江瑞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内,技术人员正专心致志地操作着。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亚微米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听上去似乎与人们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但今天它的的确确在工业、交通、通信等系统储能技术和服务等领域逐渐展现活力。“不止于电池材料!”公司总经理胡大伟说,在新能源领域摸爬滚打了7年,瑞邦科技终于迎来发展的“春天”。

“东阳合伙人”回乡创业

“泥瓦匠”转战新能源

纯电动汽车、高效储能电动工具……这些时下最热门的新能源装备,在7年前的2009年还只算是“新概念”。2009年,东阳实施“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一群在外打拼多年的东阳老乡一拍即合,打算回乡创业,胡大伟就是其中之一。

胡大伟是土生土长的歌山人,原先在杭州一家建筑公司上班。胡大伟和他的“东阳合伙人”习惯了与砖瓦泥沙打交道,这次却将回乡创业的重心放在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上。

“当时国内新能源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市场前景广阔。”胡大伟说,随着石油等资源的日益枯竭,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新能源产业必将大有可为;况且,高端产业可以吸引高端人才,让更多东阳籍人才在家乡找到发展平台。

2009年7月,瑞邦科技的磷酸亚铁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入量产阶段。当年,公司该项目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并获得了年度“金华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科研)类重点项目”和“东阳市第一批科技补助经费项目”荣誉。

产业超前=“烧钱”

亿元投入“去哪儿”?

“新能源产业既是一个超前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烧钱的产业。”胡大伟说。

“锂离子电池亚微米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价格大约占锂电池生产成本的1/3,但多年来,国家新能源产业一直没有行业技术标准,这成了瑞邦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

胡大伟说,锂电池的安全性、电源管理系统、直流电机,新能源产业链一环扣一环,7年时间,瑞邦科技先后投入1亿多元,可产品销量上却没有见多大起色。

在发展的困难时期,瑞邦科技选择了在技术和人才上做储备:与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中心;购置了一批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一种低成本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等多项技术申请到了国家发明专利。

原标题:瑞邦:新能源发展“七年之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浙江瑞邦科技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