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破体制机制障碍 促能源结构优化

2015-06-17 09:36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关键词:新能源风电能源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次,规划协调机制对新能源关注不够。发挥火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不应该是技术问题,而更多是利益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此外,审批管理机制存在职能交叉重叠问题。许多新能源项目管理环节多,审批权重叠、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现象严重。

最后,财政补贴机制运行管理方式尚需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支持对象的范围相对有限,对电网的激励性措施和财政补贴不足,对提供备用容量机组的补偿缺乏。财政补贴的收取与发放方面,存在附加值调整滞后与补贴不到位的问题,新能源补贴滞后、不能及时到账等现象,容易导致全行业相互拖欠,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若能将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收支有关的资金确定方式、收支操作流程、管理和监督工作等实现公开化,可再生能源行业将能获得明确的发展规模参考,有助于解决资金征收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缺口的现象,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也将相应得到明确,使得补贴资金的发放或补发能够及时、顺利地进行,从而使得补贴资金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文章提出,首先,应将新能源产业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新能源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应对《可再生能源法》开展有针对性的修订工作,细化和明确老问题,纳入新形势和新任务,解决新问题,使《可再生能源法》始终保持与产业和国家发展需求同步,使中国新能源产业始终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构建各级政府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推广绿色GDP核算等,使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改善成为重要考核指标和问责因由,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切实让政绩考核真正转移到“以绿色发展论英雄”上来。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对污染排放实行最严格的监管,让污染排放、非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使用清洁能源技术、实行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付出的成本。推进以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为代表的环境权益交易创新探索,为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提供金融支持,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工艺,控制好温室气体排放。

其次,加快传统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步伐。利用目前传统能源价格下跌的有利窗口期,要在开放上游市场、监管中游市场、实现下游市场动态管理、摸索天然气战略储备以平抑气价的基础上,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改变中国的天然气定价与国外进口价格完全脱节等情况,以利于集约用气和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加大天然气替代散烧煤的步伐,有效改善国内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采用更为灵活的电价机制,引入两部制电价机制,建立跨省交易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合理的输电环节定价机制。形成市场化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加真实地体现能源产品的稀缺性,促进企业和公众节约、节能和使用清洁能源,有效改善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再次,在能源规划协调中应更多关注新能源发展。年度发电计划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年度发电计划,适当灵活调整降低发电计划与上年发电量关联,电力调度机制提高调度中心实时调度管控能力,扩大跨省电力交易。财税机制应体现环境外部成本,扩大新能源财政补贴激励范围,注重财税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的有机结合。如设定碳排放总量,将排放配额分配给各发电企业。建立适应新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清除新能源发电在输送、分配、存储等环节的瓶颈,解决其并网和消纳问题。

最后,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良好环境。如果仅有绿色能源的研发和生产,缺少普通民众的消费使用,最终将虚有其表。普及国民的绿色文化理念和绿色能源消费理念显得急迫和重要。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非绿色消费就是增加自身健康成本、绿色消费就是提高健康效益的消费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绿色责任,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绿色文明教育等推进能源绿色消费革命,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学校、民间组织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注重教育示范作用,引导整个社会绿色能源消费理念的培育。公民要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抵制消费高耗高污产品,培养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

原标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