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从亚欧大陆的东端来到西端,脑海里一直在思考中欧共同发展大计。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和挑战。要彻底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解决供求总量和结构不匹配问题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各国实践证明,单靠量化宽松政策是不够的,它未能解除增长乏力困局,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难以传导至中小企业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得到实惠。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要把政策的立足点放到做强实体经济上来,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秉持同舟共济精神,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开创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恰逢其时。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国家也在实施“再工业化”,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上需求旺盛。很多发展中国家要直接购买西方高端装备和技术,但往往因价格太贵望而却步,不少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找不到适销对路的市场。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集成能力强,引进吸收了很多西方先进技术,至今不少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仍然向发达国家采购。中国产品性价比好,完全可以提供较高质量和较低成本的制成品,既满足发展中国家建设需求,也能带动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和技术出口。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提升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端的中国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处于工业化高端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进步的机遇,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举。整个发展中国家有几十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需潜力巨大;中国工业规模大,产业门类全;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也迫切需要寻找出路,三方产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比如,中国核电15%的设备、高铁30%的设备都采购自发达国家。可以说,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也有利于世界包容发展。
中欧作为全球两个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有责任和义务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积极努力。中欧深化务实合作,特别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可从四个领域取得突破。
中方愿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在基础设施共建上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切入点。不少发达国家正面临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为支持欧洲交通和能源网络等建设,欧盟近期推出了投资总额为3150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计划。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队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充裕的优质产能、完整的建材生产线和产业链,机械装备适用性强。中方有能力也有意愿积极参与这一投资计划。我们支持实力强、有信誉的中方企业参与泛欧交通网络、中欧陆海快线、新亚欧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也欢迎欧方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的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完全可以纳入中欧基础设施合作的大框架,不仅有利于中东欧加快发展,实现欧洲东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也必将有力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欧双方可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突破。装备制造合作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应的施工设备、机械装备,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铁路、电力、通讯等高端制造装备。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地区开展产能合作项目,要采购欧洲国家部分装备,也要发挥自身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优势,提高技术和节能环保水平,为当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装备。这种合作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社会参与、政府推动”原则,采取合资、合作、公私合营(PPP)、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注重技术转让和职工培训。中方企业将更加重视在当地履行社会责任,愿积极吸收欧洲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注重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与经济发展同行。
我们要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突破。国际产能合作说到底是实体经济的合作,金融合作应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发达国家的债券是必要的,而如果这些资金能够更多用于直接服务实体经济,那么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一定会更快。中欧投融资合作应面向产能合作,优先支持欧洲投资计划。中方将积极考虑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助力欧洲战略投资基金。还将扩大购买欧洲投资银行债券,充分发挥泛欧投资合作平台、中东欧投融资框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安排的功能,并通过丝路基金拓展与欧洲在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应用好7000多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机制,发挥在欧洲的4个人民币清算行作用,健全RQFII制度,让金融合作成为双方利益融合的牢固纽带。
中欧还应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上有突破。国际产能合作是开放的合作,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打造产业链,离不开自由贸易支撑。反过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也有助于使各国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中欧只要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处理好贸易摩擦等问题,就有希望实现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高技术贸易仍然是中欧贸易的一块“短板”,如果欧盟对华出口管制放松一小点,中国从欧进口就能增长一大截。希望欧方利用出口管制改革契机,调整放宽军民两用等产品对华出口限制。双方可加强空间技术、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建立中欧科研与创新合作联合资助机制,在创新政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经验。中欧应继续扩大相互投资,去年中国对欧投资大幅超过欧盟对华投资,中国地区协调发展也需要欧方投资。双方投资协定(BIT)谈判是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重头戏,应抓紧推进。我们还应尽早启动中欧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力争在主要经济体之间率先达成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协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2日,由中国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沙特国家电网设计制造的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在沙特奈季兰省的沙漠中完成最后一套的送电。该项目的成功投运彰显了中国智能制造的硬实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将大幅缓解沙特人民夏季用电焦虑。此次项目是沙特“2030愿
7月9日,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开工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以“科创智造标杆”“绿质生态典范”“数智卓越运营”为核心定位,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与智算中心三大领域,全力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该项目不仅是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2025年6月25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电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水电设计、建设、运营、设备制造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学会等300余家单位的13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期举办的第二届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上,南瑞继保集中展示了智慧水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6月2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乾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东方电气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建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罗乾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
国产220千伏绝缘料在高压电缆生产线上实现了连续百吨级的长时间挤出,生产的海底电缆单根长度最长可达20多公里,具备应用于海上风电接入、岛屿互联等领域关键设备高压海底电力电缆的能力……近日,一项名为“一种马来酸酐修饰电压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技术装备于近日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继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之后,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亮出一张新牌国际产能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成为这一战略的超级推销员∶6月欧洲行推销中国装备产能,5月拉美行敲定两洋铁路。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阐述了其对促进当前中国经济和产
正在复兴的全球核电市场,以及酝酿出的巨大合作、投资空间,没有中国核电产业的参与,绝对热闹不起来!对各国核电巨头而言,中国不仅是核电产业加快复兴的关键角色,更是极具潜力的合作伙伴。6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黎同法国总理瓦尔斯举行会谈文/朱学蕊(系中国能源报资深记者)就在上周,中
盘点李克强访欧足迹:[$NewPage$][$NewPage$][$NewPage$]
导语:最受到关注的一件事,是在中欧工商峰会李克强的演讲中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设计图景。7月3日,李克强总理从法国访问回京,在6月29日至7月2日访问欧洲期间,李克强总理做了三件大事。首先和法国、比利时各签署了价值超数百亿美元的订单。6月29日,李克强和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谈,双方共见证了互联互
李克强总理于6月28日到7月2日赴欧洲参加中欧领导人峰会,对比利时和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经合组织总部。李氏旋风再次来到欧洲,李克强访欧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据媒体估算,此次出访签下数百亿订单。这绝对不是出访欧洲最好的时机。这是李克强总理今年三次出访欧洲(包括上次对爱尔兰的过境访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30日下午在巴黎总理府同法国总理瓦尔斯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法核能合作联合声明。两国总理还见证了核能、产能、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高铁、核电、云计算,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经常在外访时担当这些领域的推销员
当地时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在巴黎发表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一、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理曼努埃尔dot;瓦尔斯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6月29日至7月2日对法兰西共和国进行正式访
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欧40年合作后的前进之路(供稿)(供稿)2015/07/01(布鲁塞尔,2015年6月29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dot;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dot;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二、双方领导人祝贺中国同欧盟建交40
回看总理欧洲行之一:创新号角奏响合作强音从柏林、汉堡,再到莫斯科、罗马、米兰,李克强总理历时9天访问欧洲,出席大约70场活动,见故交、促情谊、话合作、谋未来,议题广泛,成果丰硕,被中外媒体评价为一次名副其实的“秋实之旅”。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在众多场合几乎从不离口的一个词便是“创新”: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商讨创新合作,上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共塑创新”为主题;在中欧论坛汉堡峰会上提出“改革创新是潜能最好的‘挖掘机’&rdq
深秋的莫斯科,迎来了中国总理上任后首次访俄。在中俄两国总理见证下,双方签署近40项重要合作文件,涵盖高铁、能源、航空航天、货币互换、核技术、人文交流等各领域。这些合作大单,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近?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