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互联网+”汹涌袭来 是利器也要提防成“双刃剑”

2015-07-02 09:33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制造2025”路径聚焦˙风口

有人看到机遇,有人感到压力,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时代,激发着创业者的热情,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也逼迫传统制造业转型。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重庆、陕西等地走访发现,“互联网+”已成为企业家最热门的词汇,各地以此为主题的各种会议、论坛十分密集。变化让人兴奋,也让不少制造业企业感到焦虑、慌乱、迷失。

互联网成产业发展催化剂

从小微企业到行业龙头,从传统制造业到服务业,互联网带来的裂变超乎想象,让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会议认为,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

“互联网+”正在为制造业注入创新驱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通讯器材消费同比增长38%;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浙江的温州和台州、广东的惠州和中山、江苏的太仓和苏州等多地制造企业看到,“互联网+”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正在出现。

记者在江苏采访了分属不同行业的20余家企业,包括纺织、机械、电子信息、工业设计等,用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几乎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标配”。

企业家们称,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快捷、交互性强等优势,网络营销已是企业当前发展的“规定动作”。康乃馨集团董事长周观林在纺织行业打拼二十余年,是电子商务为他打开新天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为星级酒店提供纺织用品的康乃馨集团受到巨大冲击,于是设立了电子商务事业部,之后又在上海成立电子商务公司,通过探索新的营销模式逐步扭转不利形势,如今公司已占据国内高端酒店50%以上业务份额。

还有一些企业开始借互联网“再造”生产流程提质增效。在温州康奈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五代鞋楦生产车间,“机器换人减员增效”的标语贴在很显眼的位置,车间里只有2名工人在操作电脑制作鞋楦。集团副总裁周津淼告诉记者,原来手工制作时,每名技术工人每天最多生产2个鞋楦。实施机器换人以来,2名技术工人通过电脑制作每天可以生产数十个鞋楦,效率大幅提高。

在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总经理戴敬民带记者参观了工人如何通过电脑来控制操作流程,还展示了机器上为进一步自动化改造而预留的数据接口。戴敬民说,“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所涵盖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将助力一大批制造业迈向高端。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公司董事长张乃千也有相同感受,作为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他说“互联网+”将帮助企业“再造”生产流程,尤其是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提质增效的一条“必经之路”。

原标题:兴奋与焦虑:制造企业迷惘“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