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

2015-07-27 09:4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项目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才、资金、市场优势和周边省区资源优势,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发展,形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产品市场有机统一的产业格局。

协同利用尾矿和废石代替天然砂石。在河北承德、唐山等地区改造和建设10个以上年产能100-500万吨的废石和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协同生产优质砂石料示范项目,建设针对京津的绿色环保建材供应基地,实现年利用尾矿废石替代京津冀地区天然砂石用量1.2亿吨。依托金隅集团、冀东集团、金泰成环境资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河北承德、唐山、邢台等地建设10个以上尾矿和废石生产预拌泵送混凝土项目、10个以上尾矿干混砂浆项目,促进混凝土、砂浆产业绿色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跨区域深度调整。

协同利用钢渣、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推动京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的企业对接合作,在河北邢台、沧州、邯郸、唐山、承德、山西朔州、大同、阳泉、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地建设10个钢渣、矿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协同利用生产高性能胶凝材料和节能建筑部品,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煤电建材一体化,支持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实施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改造。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9000万吨,替代水泥800万吨。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标准体系,推动跨行业跨产业链协同利用,实现钢铁、电力、建材等产业之间耦合,促进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多元化综合利用尾矿、冶金烟尘等固体废物。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尾矿堆存集中地区建设10个尾矿多元素回收整体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尾矿1000万吨,推进尾矿高值、高效利用,探索尾矿综合利用新途径、新模式。在河北唐山、邯郸、山西太原、内蒙古包头等地建成5个新型钢铁冶金烟尘利用及多元化回收示范项目,年消纳固体废物300万吨,实现钢铁烟尘综合利用专业化、规模化和高值化。

(二)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发展

紧密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明确各地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定位,推动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逐步转移,实现再生资源区域大循环,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效率。

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北京市重点推广智能回收新模式,建立全面、高效、环保的逆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分批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向周边转移。天津市重点依托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大海外再生资源进口力度,提高资源聚集能力,承接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构建以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为重点的环京津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紧密结合地区工业需求,重点优化整合现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集散地,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发挥资源规模效应,承接京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聚集国内再生资源,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比例,促进节能降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有序转移。支持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有利于园区承接再生资源项目转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税收等政策,引导北京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逐步转移。在北京选择10个废塑料、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稀贵金属再生利用等再生资源深加工利用项目,通过3年时间逐步转移到周边地区。充分发挥京津金融、科技、人才、管理优势,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20个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三)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

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功能定位,围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园区主导产业链,充分发挥基地及园区信息、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等公共服务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在河北承德、唐山、张家口、邢台、邯郸、山西朔州、长治、内蒙古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地区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多品种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产业链。

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示范园区。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需求,重点建设15个再生资源产业协同发展特色功能园区,吸纳当地小散企业入园,实现园区化管理。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兼并重组,提高行业规范度和产业聚集度,优化产业链,减少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7年,实现园区内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