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甘肃:各方热盼清洁能源走出去

2015-07-29 09:52来源:工人日报作者:康劲关键词:风电消纳新能源消纳新能源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应该是甘肃省清洁替代元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路民辉表示。据悉,这一年,新能源就地消纳金昌模式进展顺利,国内第一条专门外送新能源的酒泉—湖南特高压线路开工建设,新能源替代传统电源以自备电厂发电权交易的方式取得突破。

“这三项工作,落地在甘肃,为整个三北地区(华北、西北、东北)的新能源未来发展做出示范。” 路民辉说。

各方热盼清洁能源走出甘肃

截至2014年底,甘肃发电装机4191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在全国位居第二,而甘肃省内最大用电负荷只有1200万千瓦左右。与东部沿海许多省市巨大的用电缺口相比,甘肃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

受此影响,新能源装机容量全国领先的甘肃,其境内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利用小时数却远低于全国同行。

“清洁能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以新思路、新理念促进这一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在甘肃省能源局局长孟开看来,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清洁能源受调峰能力、通道输送能力和市场消纳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甘肃新能源产业也面临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4年7月,经甘肃省相关管理部门准许,由金昌市政府牵头,国网甘肃电力配合的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启动,6家用电企业和7家新能源企业,签订新能源消纳电量2.37亿千瓦时。此举对解决弃光和窝电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要作用。

金昌模式的核心就是由政府牵头,电网企业搭建平台,让新能源企业和用电客户以平销返利的方式开展交易。路民辉解释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针对火电企业脱硫脱硝等排放指标日益严格,迫使火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合作,加速了金昌模式的推进。

相比金昌模式,全国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的意义更为深远。这条线路将西部风电、煤电、光伏电力送至华中地区,输电能力800万千瓦,每年可新增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1800万吨,减排烟尘1.5万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8.0万吨、二氧化碳2960万吨,将有效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清洁替代助推一带一路

进入这个夏天,离金泰光伏不远的春天化工也因新能源就地消纳而受益。

在金昌,围绕金川集团形成了一个pvc产业链。金川集团利用自己的生产废料氯气,上马一条年生产能力60万吨的pvc生产线,春天化工生产的电石是pvc制造的重要原料。

2014年,受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拖累,加之油价下跌,pvc的价格一路直降,像春天化工这样的中小企业只能停产观望。

是新能源就地消纳的金昌模式让春天化工走出了经营困境。参加大用户直供交易的春天化工,享受双方约定的优惠电价,每吨pvc生产成本下降300元,春天化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瞬间凸显。

真正让春天化工迎来春天的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一个巨大的建设市场逐渐明朗。

原标题:甘肃:为清洁能源发展扩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消纳查看更多>新能源消纳查看更多>新能源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