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北上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省送蒙西—天津南工程9标段基础施工探访记

2015-08-12 14:38来源:江苏省送变电公司作者:张加德关键词:江苏省送变电输变电工程特高压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国网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9标段,全部位于太行山区,共将架设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64.6千米,组立铁塔93基。该标段项目部正攻坚克难,加紧实施铁塔基础施工。7月28日,笔者驱车北上1000公里,赶赴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9标段基础施工现场进行探访。

施工条件差

陡坡乱石丛生,脚边就是山谷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曹操在《苦寒行》中用短短16个字道出了登太行山之艰险难行。

7月29日一大早,笔者在项目部施工队长陈嘉欣的带领下,赶往当天的第一个目的地——9标段4R105号塔基础施工现场。沿途,蜿蜒曲折的是一条灌木丛生、宽度只有三四十厘米的羊肠小道。“山里几乎没有路,全是灌木丛。我们只能用砍刀辟出一条条通道。后来,架索道的、挖坑的、爆破的、浇制的、撤场的、养护的,一拨又一拨人先后上山,走的人多了,就有了现在所谓的‘路’了。”陈嘉欣说。

半小时后,笔者手脚并用,终于从山脚爬到4R105号塔基础施工处。该塔为转角塔,是全线海拔最低的一基,海拔高度700米。笔者看到,该塔有两条腿立在倾斜度约为60°的陡坡上,另两条腿则靠近山顶,落差足足有20米。“从基坑开挖到浇筑结束,我们整整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目前,这基塔的螺栓已全部套上PVC管进行密封保护。”陈嘉欣介绍说。

此时,天空开始下雨,山路愈发难走。笔者用手抓着灌木小心翼翼前行,艰难地翻过一个乱石密布的山头,来到4L105号塔“第二条腿”的基础施工现场,只见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搬水泥、接料桶,把黄沙、石子、水泥按比例加入搅拌机,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基坑内。雨越下越大,施工人员全身都被淋湿,可浇筑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基础浇筑工作是不能停下的,否则容易出现断桩现象。”陈嘉欣告诉笔者。

当天下午,笔者随陈嘉欣赶往4L117号塔的基础施工现场。宽仅50厘米、坡度却有60°的山路,前行时,如果不抓牢手边的灌木就可能失控跌落山底……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俩终于爬上一座山顶,当笔者以为到达目的地时,却被陈嘉欣告知“还要翻过两个山头”。

赶至4L117号塔基础施工现场时,笔者看到,基坑已经挖好,钢筋笼也已下沉到指定位置,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忙着从索道上把一桶桶材料卸下来,作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现场,项目经理赵冬告诉笔者,从这里出发到4L118号塔需要半个小时,而4L119号塔则在更前面的一个山头上,上去后再下来需要一整天时间……

材料运输难

新修山路20千米,新建索道70千米

9标段的93基铁塔都位于太行山各个山顶,人迹罕至,找条像样的路是奢望。如何把浇筑塔基所需的水泥、黄沙等材料运往山顶?施工人员集中智慧,不畏艰难,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平整出一条条碎石路,将施工物资运抵山脚,再通过一条条索道转运至山顶。

“直接修路上山成本太大,而且山路行车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项目总工程师黄磊告诉笔者,项目部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碎石路+索道”运输的方式,并专门成立了运输队。

7月28日下午,笔者随黄磊乘坐越野车,在大山深处蜿蜒行驶了1个小时,冲上一个45°的陡坡后,来到一座山顶——4L121号塔所在地。这里的海拔1070米,山上已经平整出一块约20平方米的场地,堆满了石子、黄沙。“途经的这条长1.8千米的盘山碎石道,是我们用铲车把表面风化的石头铲掉,一点点平整出来的。”黄磊说,“因为通往4L120号塔的索道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运输起点场地,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开辟一条到4L121号塔所在山顶的路,先把材料运到这,完成4L121号塔的基础浇筑,再把这里作为材料站,架设通往4L120号塔的索道并延伸到4L119号塔和4L118号塔。”

“有些索道连接的塔基比较密集,省去了不少运输上的麻烦。我们巴不得一条索道能连10基铁塔呢!但事实并不如我们所愿。”项目经理赵冬告诉笔者,按照规程规定,每条索道最长不能超过3千米。同时,太行山区平地很少,好几基塔的基础浇筑材料只能由单索道运输。为此,该项目部共新修碎石路近20千米,新建索道50条、合计长70千米。

石子、黄沙、水泥等材料的运输难题解决了,那么,浇筑基础所需的水又怎么送到山顶呢?黄磊指着场地旁一个两立方米大小、底部及四周覆盖着塑料膜的水池告诉笔者,他们专门铺设了一条山下直通山顶的水管,并用高压泵把山谷里的水抽上山,储存在水池中。“把水抽到这个海拔1070米的山顶,用了4个高压泵,更高的山就需要更多的高压泵。”黄磊说。

生活条件苦

山顶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

29日晚,笔者赶至项目队所在的半山腰的一个村子。为了表示欢迎,烧饭的大姐特意包了猪肉馅饺子,几盘饺子端上桌,没一会儿就被大家抢光了。质检员陈谦告诉笔者,山里蔬菜少,他们吃的最多的是土豆和黄瓜,荤菜更少了。一旁的质检员程先华笑着接话说:“一个月也难得有这样‘享受’啊!平时,我们基本都待在山顶上,和施工人员同吃同住。”

“由于上山下山往往需耗费一天时间,所以,为了赶工期,不少施工人员从3月初到现在一直住在山顶上。加上山区禁止生明火,烧火做饭不可行,因此他们一直吃不上热饭热菜,饿了就啃面包和饼干,渴了就喝桶装水,晚上就在帐篷里凑合一夜。”赵冬告诉笔者,两三个月时间内,他们俨然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勘查线路的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大山里冰天雪地,我们每天翻越七八个山头,步行十多里山路,需不停地用砍刀开路,那时穿件短袖都不觉得冷。现在,我最怕吃压缩饼干,因为那时我们背包里的水一般到下午就喝光了,饼干在嘴巴里化不开,就像泥巴一样难以下咽。”回忆山里的生活,陈嘉欣满是感慨。

陈嘉欣告诉笔者,刚进山时,施工人员对1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环境都有些不适应,不少人头晕耳鸣,但大家没有畏难。沈红兵耳膜穿孔,回南京治疗10天后,又出现在了工地上。自3月初工程开建,大家一直都没有回过家。“我们都盼着8月20日基础施工全部完成后,可以抽空轮流回家休息几天呢!”陈嘉欣说。

作者: 张加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苏省送变电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特高压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