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演进中的物联网往哪儿拐弯?

2015-08-25 08:35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计红梅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终端传感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他告诉记者,目前“80后”“90后”已成为智能零售市场的消费主体,而且他们更倾向于互动式的体验,因此整个市场正在向交互智能的方向演化,而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宇也认为,就智能交通而言,今后驾乘者需要更多的是车联网智能化。这一智能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辅助驾驶的功能,二是更进一步的自动驾驶功能。

智能化同样是安防和能源行业未来的方向。在谈及安防市场时,英特尔细分市场营销经理沈鑫告诉记者,“智能化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芯片厂商给客户增加附加值或者价值的地方。”

大规模部署的挑战

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不同的行业不仅发展程度不同,在不同地域的重点也不一样,那么如何取舍呢?

张宇告诉记者,英特尔之所以选取交通、能源、零售、安防等行业进行重点布局,是结合中国区特色抉择的结果。

“从现在来看,这四个行业有些相对来说确实更成熟一些,例如安防,中国从地域分布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安防市场的第一。”张宇说,“不过,与之相比,因为车联网基础庞大,所以从后续发展趋势看它的加速度会比已经成熟的行业要快得多。”

虽然行业不同,但要大规模部署物联网时却面临着一些相同的挑战,例如安全和隐私问题,蔓延各垂直市场的碎片化问题,以及欠缺的互操作性和标准问题等等。

以碎片化问题为例。陈伟告诉记者,在全球工业领域的部署中,85%的现有系统并不相连,彼此之间或与云之间也不能分享数据。这是亟待改变的现实。“例如,除非中国的摄像头都由一家公司生产或者只有一种标准,否则很难把一个城市和另外一个城市之间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标准的摄像头的信息进行兼容。”

陈伟透露说,英特尔内部有一句口号,“任何互联的智能设备,英特尔的架构将会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而他们在中国的物联网战略是,“以行业应用参考设计和水平化平台架构为核心,团结中国本土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本土创新实践。”

张宇解释说,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实际上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些共性问题,英特尔就采用了定义参考化平台的做法,以加速端到端的实现。

在不同的行业,这样端到端的平台架构已经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王东华表示,与英特尔的物联网平台相比,安卓和ARM的生态系统相对碎片化,因为ARM有很多厂家,而安卓有很多版本,英特尔的物联网平台则相对更稳定一些。正因如此,随着未来市场的发展,英特尔能够为这个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原标题:演进中的物联网往哪儿拐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终端查看更多>传感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