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分析】万物有灵:物联网的六大智能化前景

2015-08-31 13:51来源:创见作者:NaiveKid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化自动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没有人会清楚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物具有物联网(IoT)的特质。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 2013 年的测算,具备物联网特质的事物约有 91 亿件,这个数字到 2020 年将增加至 280 亿,到 2025 年将进一步增加至 500 亿。你几乎可以猜想任何一个数字,但任意的猜测都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那么这些具备物联网特质的事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它们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下文将尝试列出物联网的智能化前景。

正如你所见,物联网的构成部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方式。这里使用「光环」形态进行组织,以查看物联网原则将如何被应用于以下 4 个层面:个人及其周边环境(交通工具和住所等)、周边环境的组织方式(城镇、城市、高速公路及其他联系彼此的运输系统)、在周边环境上演的社交活动范畴(以商业活动为主,但也包含旅游、款待客人、娱乐和休闲等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依托的支柱(包括农业、能源、交通、物流等产业)。这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分类方法(其中剔除了所有与军事相关的内容以及部分与法律的实施相关的内容),也不是一个最优的分类方法,但这个分类法对于解释物联网行业所蕴含的机会却非常实用。

1、个人生活

我们对于性能日益强大的便携性设备并不感到陌生,但我们日常携带的大部分设备从物联网的角度衡量还远远不够「聪明」:你的衣服并不知道它们每隔多长时间会被穿上一次或被洗一次;你的鞋子并不知道它们已经行走了多少步;你的钥匙也不会提醒你在出门的时候是否已经把门锁好。这些设备在未来十年内通通都会变得智能化。目前这些设备已经能够通过「个人局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相互通信,它们还可以连接到你的手机,尽管重要的安全及隐私机制仍处于缺失状态。

下面再为以人为中心的物联网增加两个领域:

l 个人卫生、健身、饮食以及更广泛的医疗诊断和治疗产业。随着全球营养和卫生状况的提升以及人类的预期寿命持续延长,这一领域所蕴含的市场非常巨大。传统意义上以事件为导向的保健模式并不符合规模经济,因此,具有预测性及前瞻性的新型模式将更贴近市场的需求。对卫生及健康指标进行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作出应对,以免问题堆积后演变成慢性疾病。

l 教育和培训。除了数十年来一直备受诟病的基础教育领域以外,物联网还能够让课室内外的培训更加个性化。具备物联网特质的培训可以根据个体的表现来设置课程及训练内容,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2、交通工具

物联网另一个应用前景是交通工具。鉴于本文所使用的是「光环」形态的组织模型,因此将着重讨论包括客车在内的个人交通工具。尽管目前存在 Uber、Lyft 和 ZipCar 等有可能使用户习惯发生改变的应用,本文假定交通工具的使用模式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用汽车及轻型货车等交通工具也不具备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控制引擎、传动系统和汽车操纵动力并为司机提供辅助及安全性保障的成熟化计算机平台。自然,汽车在未来必将实现完全的自动化,但该行业在过渡阶段所蕴含的市场空间也是巨大的,关于导航、事故防止、动态路线管理以及资讯娱乐等领域的创新想法将大有用武之地。

3、居家环境

「居家环境」这一条目包含 4 个子分类:

居家安全(包括门锁、摄像头、运动检测器、火灾/烟雾/水灾/气体/入侵者报警器等)

原标题:万物有灵:物联网的六大智能化前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自动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