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美丽巢湖 新型产业“绿”意盎然

2015-09-11 09:19来源:合肥在线关键词:清洁能源风电机组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短短几年间,巢湖市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建筑品位逐步提升,城湖共生、产城共融,群众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画卷舒展开来,先后荣获第一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跻身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推进精品化城市建设,让美丽巢湖与幸福同行。

产业夯基一组反映生态发展的绿色数据

环巢湖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方兴未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风生水起,位于环巢湖核心区的巢湖市抢抓机遇,借势国家战略,厚积薄发蓄力腾飞。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巢湖市以工业强市为题,以“工业腾飞千亿计划”为目标,抢抓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的机遇,着力将巢湖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55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26.02亿元,59个合肥市“1346”项目完成投资26.87亿元,82个“1235”项目完成投资26.69亿元。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20.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0.4%;规上工业增加值4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52.8%。

新型产业“绿”意盎然。巢湖市大力发展风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巢湖南岸风电场目前拥有66台风电机组,装机容量99兆瓦,已并网风电发电超过2.1296亿千瓦时。华能巢湖电厂二期项目,准备开工建设;远景三期项目,核准前各项支持性文件已基本取得;中广核栏杆集洪桥2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和围墙建设,预计7月底设备进场安装……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工业正酝酿着巢湖工业的二次腾飞。

现代农业蓄势奋起。立足农业做工业,培育龙头企业,让工业之树扎根于“土壤”里。近年来,巢湖市以巢湖环湖北岸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环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建成71个环湖综合治理农业项目,11个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片。现有国家级企业龙头2家,省级企业龙头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28家。省水产跨越工程绩效评估,巢湖市连续4年位居第一。

品牌塑造一张凸显地域色彩的旅游名片

近年来,巢湖市以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为思路,重点围绕“一带,两个中心,七个特色旅游乡镇”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旅游项目30多项,完成投资6.7亿元,重点培育节庆旅游、人文历史和山水休闲等旅游品牌。

由“观光胜地”向“休闲高地”迈进。依托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重点推进A级景区创建、美食示范村建设,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目前,紫微洞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洪疃村成为合肥市唯一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中庙街道晋升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5年,巢湖市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中庙—姥山岛景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和市博物馆、龟山公园、东庵森林公园、黄麓镇洪家疃古村落(张治中故居)创建3A级景区。首批环巢湖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烔炀镇河口张村已有11家示范户正式对外营业。今年1~6月份的客流量就已达28万人次,游客量出现“井喷”。

由“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转变。巢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湖文化、淮军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交错重叠。巢湖市发挥巢湖地域文化优势,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开发多条历史人文红色旅游线路,举办了中国合肥˙巢湖(国际)旅游节、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品牌美誉度。巢湖市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13.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5亿元,增长了13.6%;全年接待游客从2012年的269.1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412万人次,增长了53.1%。

由“景区旅游”向“区域旅游”升级。依托滨湖观光大道、京福高铁等交通优势,推进“单点旅游”向“环线旅游”发展,“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整合区域内各类优势资源,重点释放大湖、温泉、古镇、湿地等资源优势,做精景区旅游,做活乡村旅游,打造巢湖特色区域大旅游品牌。

原标题:美丽巢湖 与幸福同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