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热电厂与热电联产介绍

2015-09-16 12:06来源:科陆绿能关键词:热电联产火电机组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热电联产要求将热电站同有关工厂和城镇住宅集中布局在一定地段内,以取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经济效益。西方和东欧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已达较高水平,热电厂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用于工业生产和分区集中供暖各占一半。造纸、钢铁和化学(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是热电联产的主要用户,它们不仅是消耗电热的大用户,而且其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料和废气(如高炉气)可作为热电联产装置的燃料。城市工业区及人口居住密集区也是发展热电联产的主要对象,但要注意对当地热负荷进行分析,一般热化系数不得低于0.5(工业热负荷年利用小时数在3500小时以上,居民冬季采暖不小于3个月)。热电厂的供热距离通常不超过5~8公里。对热电联产的燃料质量(主要是含硫、磷量)有较高要求,同时厂址要选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避免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3 热电联产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跃,电力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全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二。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装机容量31932万kW,年发电量13685亿kWh;2005年预计4.3亿kW,27000亿kWh;安全、经济指标逐年提高,全国平均供电标煤耗6MW及以上机组电厂;1990年429g/kWh, 1998年404g/kWh,1999年399g/kWh,2000年392g/kWh,2001年降至385g/kWh,2002年为381g/kWh,上年为377g/kWh。

大型电站热电联产化将是未来大型电站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型电站热电联产化在保持蒸汽与发电的高效与大容量的基础上,能提供满足工业锅炉负荷的需求,取代工业锅炉,并可以保持热力供应的高效性。大型热电联产电站产生的蒸汽在发电后,还可满足各种热负荷,甚至还可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蒸汽,生产6~8℃冷水用于空调或工艺冷却。

西方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已达较高水平,其热负荷的用途已经扩张到冷热利用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大大扩展了热电联产的热利用范围。统计来看,西方国家热电厂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用途大约为工业生产和分区集中供暖各占一半。在工业生产中,造纸、钢铁和化学工业都是热电联产的主要用户。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前瞻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2011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为141.30GW,到2012年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56.93GW,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9.16%。到2012年底,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装机已超过2.2亿千瓦,达22075万千瓦,占同口径火电装机容量的27.49%,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9.25%。

热电联产是一项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在发电的同时,有效利用汽化潜热进行供热,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保护环境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最好的集中供热热源。

受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还大多以煤为主要燃料,总的热效率不高。对比发达国家,美国73%的热电联产项目使用的是燃气,俄罗斯热电联产燃料构成中70%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促使我们要大力发展以燃气为燃料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另外,我国的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也多是采用高参数的大容量机组,而不需要长距离输送、能源利用率高的小型系统还并不多见。相信未来小型冷热电联产系统和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DHC)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以上两个趋势和方向,使得微型燃气轮机、外燃机、燃料电池和单压吸收式制冷机等既环保又节能的设备受到了较大关注和开发。相信在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中,所有以上这些形式多样、特点各异的设备会给冷热电联产系统带来更深的内涵和更好的发展。

原标题:热电厂与热电联产基础介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