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依托“重基因”全产业链优势 风电业务再造一个“三一重工”

2015-09-17 09:1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高秀珍 张子瑞关键词:风电机组三一重能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打通全产业链

为技术创新提供更高平台

在谢志霞看来,真正能称为“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变化之所以没有出现,与国内风电制造业起步初期门槛低、轻资产的发展方式有关。他认为,只有重资产的全产业链模式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足够高的平台,让风电技术有突破性发展。

谢志霞告诉记者,风电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三个。一是“大”,即通过加长叶片、加大其他零部件以增大容量;二是“强”,即实现风电制造本身的技术和结构创新;三是“智能化”,即通过智能软件系统和远程监控技术打造智慧风机和智慧风电场。三一重能的全产业链模式正是抓住了这三个趋势,从增速器、发电机、控制系统、叶片到回转支撑系统,均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和制造实力进行自主技术攻关和工艺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集成和协同研发能力,同时积极实践“互联网+”的先进理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扩展了技术创新的空间,系统性地提高了技术进步的平台。加上严格的质量控制、全面的服务体系和自主的零配件供应能力,让三一重能拥有了轻资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业内分析认为,三一重能坚持全产业链道路,虽然暂时失去了一些市场机会,但却积累了深厚的基础。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拥有强大技术创新、过硬质量、高发电量、低运维成本等多项综合能力的三一重能或许离“全球第一风电品牌”的梦想会越来越近。

发力海外市场

走国际化品牌之路

受“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驱动,近年来三一依托其4个海外生产基地、20个海外子公司和遍布150个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正在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而起步较早的三一重能则充当了集团国际化发展的“开路先锋”。

2010年9月,5台2兆瓦三一风电机组安装在美国Ralls风电场,这是我国风电设备首次出口美国市场,同时也创下了当时我国出口海外单机功率最大的纪录。

2015年6月,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和中地海外集团联营体承建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的三一出口风机全部完成吊装。此项目合同金额超过6.9亿元,创下迄今为止中国最大单笔机组出口纪录,已经成为中国风电“走出去”的一个典范。

谢志霞介绍说,实现全球风电第一品牌的目标,国际化发展是三一重能的必由之路。三一重能今后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有针对性地选择市场比较稳定、能源需求大、能源政策好的国家进行项目的洽谈和合作。

“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工作才会更有动力。”谢志霞对三一风电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的信心来源于三一强大的工业实力,来源于三一“不畏艰难、敢于超越”的企业气质,来源于三一人“疾慢如仇”的工作作风,更来源于做全球风电第一品牌的宏大梦想。

原标题:风电业务再造一个“三一重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三一重能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