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风电“拓荒牛”运达风电:求新求稳期未来

2015-09-21 08:56来源:运达风电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产业运达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然成为浙江省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7名,其中有3人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实验室的技术骨干大部分在丹麦、德国接受过风力发电技术专业培训,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实验室积极引进流动人员,设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1年6月成功吸引了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及其研发团队进站工作,2014年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首位博士后已正式进站工作,实现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总数在70名以上的队伍结构。

“研发团队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公司自主培养,从毕业几年无工作经验到现在,手把手的指导培养,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叶杭冶说。而这支团队,承担和接受的都是无比辛苦的各类研发和技术创新任务,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才换回各项科研创新产品的诞生和运用。

“公司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就是我们的这个团队。由于我们是最早的风电科研机构,拥有最雄厚的人才实力,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几乎每个风电企业都有运达过去的人才。但是我们的核心团队依然紧密团结在一起,没有流失。”杨震宇自豪的说,“运达用良好的机制留住人,用优秀的文化吸引人,业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具有各方面的过硬本领,更有一种甘于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运达风电,在采访中始终听到的都是对团队力量的肯定,而团队的核心力量正是“人”的优势。

市场思路:稳步化

在记者采访运达风电之前,“重科研轻市场”的报道让记者印象颇深。但是,通过了解,记者打破了这样的“成见”,对于运达风电而言,“稳”是市场的发展关键,可持续发展才是市场的最终发展盈利目的。

“很多企业,只要一遇到有新技术推销就立马跟风,到国外采购,体现自己的先进。但是一旦进入市场,才发现产品性价比根本不具竞争力,出了问题,连最基本的维修都没法做到。核心技术更是一无所知。”叶杭冶告诉记者,“我们从不随意跟风,也不争先做第一。我们依靠的是整体的稳定发展和一贯口碑赢得客户的青睐。”作为以科研为主的运达风电,把“稳步”放在了重要位置,从不盲目跟风,始终将产品开发目标瞄准那些技术成熟,性价比高,易于国产化的技术产品,再根据市场适应性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做到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对于机组产品,我们所注重的是其在二十年寿命期内的质量和运行可靠性,而不仅仅满足于质保期内不出事就行。为此,我们在选材上非常讲究,每一款机组出来,都会经过详细的研究和校核,一些关键的部件上,我们的型号会比别家的大一号,比如主轴和轴承,这固然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却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这种对质量和品质的注重也与我们公司的发展理念有关,我们的理念就是稳健,而这种稳健,注重机组可靠性的做法,也在我们与研究院和业主的一些技术交流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总之,我们绝不会将不可靠的东西卖给用户,这与我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相冲突。”杨震宇表示,“运达风电以稳健的作风,志为风机行业的第一家百年老店。”

运维服务:打造行业“4S”店

根据业内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大量风电机组质保期的结束,风电场的运维服务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新兴市场。据统计,随着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截止2014年,有超过8万台风机需要20至30年的后续维护,到“十三五”末,预计风电运维市场总量将达到800亿元以上。

叶杭冶表示,运达风电利用多年风电机组运维经验,向风电技术服务业转型,将依托张北生产基地,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和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广阔的风电市场,建设运达风电在北方地区风电机组销售的“4S”店,并总结经验,使这一模式在运达其他生产基地所在地区得以复制和推广。

原标题:运达风电:求新求稳期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运达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