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绿色动力:垃圾焚烧发电低价中标的背后

2015-09-23 09:14来源:分布式能源作者:徐海云关键词:绿色动力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6.8元/吨的垃圾处理补贴费中标安徽省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这一中标价刷新了内地BOT建设运行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垃圾补贴费最低记录。

如此低的垃圾处理费引来热议,有人担心企业不盈利或亏损,甚至有人联想到,项目建成后,运营时环保不会达标。

如何看待这一中国特有现象,低价中标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社会现实?

在技术拉不开距离的情况下,价格战成为必然

目前,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替代填埋处理正在获得社会越来越多认可。此外,采用机械炉排炉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成熟、收益稳定,随着这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越来越多,我国在相关设备国产化、成套化、标准化、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建设周期可以缩短到两年以内,比发达国家缩短一半。这也使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比发达国家显著降低。

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焚烧垃圾的热值也会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需要焚烧的生活垃圾量也会相应增加,未来预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收益也是增长的。因此,较大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会成为抢手项目,参与竞争者会有10多家甚至20多家。

在技术上拉不开距离的情况下,价格战就成为必然。如果设定最低合理价格,那么参与的企业为获得项目也必然都按照最低价格报价。如一些地方的土方工程项目,由于参与竞争的企业多,最后只能靠抓阄来选定中标单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BOT招标如果不设最低价,并以低价中标为导向,企业为了获得项目,出现不择手段甚至越过底线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

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宽容”助长各种不规范操作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如果没有适当的盈利甚至不盈利或者亏损去拿项目,这就是越过了底线。企业之所以敢越过底线,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

回顾一下近十多年内地企业BOT建设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原标题:垃圾焚烧发电低价中标的背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动力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