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世界垃圾都终结于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炉 换种创造零垃圾世界

2015-09-24 15:05来源:未来学家杂志作者:瑞克·多克塞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供给冲击还没有成型,但价格的上涨已经在所难免。例如,全球锑的价格从2009年每吨6050美元暴涨到2012年的每吨12830美元。不难理解,这些重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得益于其制造的产品,例如汽车、手机、太阳能电池板、计算机等的高市场需求。

当这些不断制造出的产品从商家的仓库进入千家万户以及办公场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最终的归宿仍然是垃圾填埋场,我们还有机会将其中有用的材料从垃圾填埋场筛选出来进行再利用。不需要为了镁、钨之类的原材料重新开矿进行开采了,我们需要的很多重要原料金属其实一直都在最近的垃圾场等待回收利用。

伊恩教授把这种垃圾利用的过程形象地称为“城市采掘”,并将其比作永无止境的自然生命周期。自然界的食物链通过制造与再生基础资源,即土壤、空气、水与植物,进行自我持续,我们人类也可以通过废物利用,实现自我持续。

“我们必须模仿大自然的周期。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供给人类生存,人类死亡后分解为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生长,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伊恩教授说,“对我们产生的垃圾来说,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循环。不停地将地球挖开来采掘新的原材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健康与环境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是到了我们效仿自然处理垃圾的时候了。”

实际上,垃圾管理不但不需要增加成本,通过减少或再生废弃的副产品,还降低了清理与处置副产品的费用,更少的垃圾意味着节约更多的成本。根据欧盟的统计,如果英国的金属制造业更加彻底地运用资源增效措施的话,一年可以节约40亿英镑。未来,垃圾减量与资源化的价值随着原材料的稀缺必将进一步显现。

是垃圾还是资源,在于我们的选择

全世界在资源回收利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每年产生130亿吨的垃圾倒进填埋场或投进焚烧炉,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220亿吨。届时,“垃圾围城”引发的环境、社会灾难也如同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一样,变得常态化,而且两者会相互交织,雪上加霜,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愈加恶化。

其实完全不用重复这种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模式,欧洲、北美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创新型的社区、政府机构、商业企业都在向全人类展示如何从垃圾中提取资源,而不是增加垃圾的数量。

在全世界的垃圾填埋场还没有装满之前,在众多可能带来严重“二次污染”的垃圾焚烧厂还没有开工之前,在我们还有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之前,必须改变向大自然无休止索取,然后肆意排放垃圾与温室气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这需要不断的努力与不断的投资,但在成本效率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对人类以及地球健康的回报,将是无穷无尽的。

原标题:欧美垃圾资源化愿景:创造零垃圾世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