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

2015-10-10 15:27来源:论文网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构建自己的全球能源外交战略。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是事关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能源外交所面临的国际能源外交战略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输出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二是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前者以能源为手段谋求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利益和全球战略利益,典型例子就是能源输出大国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利用能源作为战略武器谋取地缘政治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甚至敢于向世界惟一超霸美国叫板。对于能源进口国,特别是能源进口大国,能源进口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全球战略利益和国内的社会稳定。在通过开展能源外交来保证进口能源安全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当属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美国在全球能源战略格局中长期居于独霸地位,一直把控制全球油气产地和输送网络,操纵国际油气价格以及不断调整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作为其国家战略目标和能源外交的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继发达国家之后,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和印度等已成为能源进口大国、消费大国。中国更是随美国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外交战略,业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国际战略的头等大事之一。然而,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能源形势、国际能源争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不仅要增强能源安全意识,而且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要有这方面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中国应该意识到目前已处于能源战略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构建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重点,尤其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能源外交战略。从理论上讲,能源外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国际能源战略为指导。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目前对外能源依存度为40%,未来15年的时间将会增加到60%,甚至更高。因此,中国急需制订自己的能源外交战略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地理区位选择。目前,能源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都很好,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短期内不会受到阻碍。从油气供应的角度看,中国能源外交需要确定和优先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应当是俄罗斯、中亚和中东、以及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等与中国可能形成能源战略关系――油气供应国(生产国)和油气消费国之间互动的国家。来自俄罗斯、中亚,甚至中东的油气还可以通过中国到达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今后中国处于亚洲能源供应和需求国际体系的中心位置。为此,中国需要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外交关系。

总之,中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的出发点是分散各种风险,尤其是国际政治和安全风险。中国的目的不仅是避免受到某些国家在能源问题上的牵制,而且是为了可进可退。中国与世界多数国家建立各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或者“战略关系”,积极倡导建设和谐周边、和谐地区、和谐世界、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外交思想,必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实现油气资源的世界供应多元化。

原标题:中国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能源结构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