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甘肃:新能源坐上外送“直达车” 打造电力新丝路

2015-10-29 11:45来源:亮报关键词:新能源一带一路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说的就是甘肃。这里有莫高窟里的霓裳飞舞,也有嘉峪关外的铁血雄浑,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甘肃曾留下无尽辉煌。如今,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下,国网甘肃电力立足甘肃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在甘肃打造互联互通互惠的电力新丝路。

风光火爆背后藏隐忧

甘肃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是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然而,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却带来了烦恼,如何消纳规模如此之大的新能源成为难题。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工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新能源规模大 消纳成难题

在甘肃酒泉,人们早已习惯了高速路两旁戈壁滩上无数风力发电机转动着叶片的情景。从1996年只有4台300千瓦的甘肃省第一座实验风电场在酒泉玉门三十里井子建成开始,酒泉乃至甘肃掀起了风电开发的热潮。

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地形条件让这里在风电开发上得天独厚。2009年8月,国家批准酒泉地区建设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全面建成,截至2015年6月,甘肃省风光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20万千瓦,成为中国省级电网第一、世界第六,风光电占全省总装机容量39%,是全世界装机比例最高的地区。如果再考虑甘肃831万千瓦的水电装机,甘肃清洁能源占比高达58%,已经超过一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甘肃清洁能源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末,甘肃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然而,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却带了“幸福的烦恼”,如何消纳规模如此之大的新能源成为难题。截至2014年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甘肃发电装机就已经达到4191万千瓦,而甘肃省内最大用电负荷只有1200万千瓦左右,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供求矛盾愈演愈烈。预计今年年底,甘肃全省风电、光电分别达到1223万、66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0.5%;2015年,甘肃省统调范围内最大负荷1303万千瓦,要消纳1886万千瓦风光电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是不可能的,市场消纳能力有限已经成为甘肃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

为支持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加大主干电网的投资建设力度,先后建成750千伏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及相关配套工程,初步打通新疆和河西风光电力外送通道;国网甘肃电力自主建设投运兰州—天水—宝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2014年,甘肃外送电量155亿度,其中新能源占比近3成。

虽然建设了一批电力外送通道工程,然而受到风光电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甘肃部分地区还是出现了弃风弃光问题。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汪宁渤认为,要解决消纳难题,必须借鉴“西电东送”和“三峡送出”解决水电消纳的成功经验,按照满足“三北”风电、西部光电送出及消纳需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并加快跨区输电骨干通道建设进度,大幅度提高电网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新能源资源的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