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南瑞集团:为坚强智能电网提供强大支撑

2015-11-04 09:06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雷芳 袁仲伟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站南瑞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2日,国网蒙东电力有限公司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赤峰220千伏白音诺尔变电站系统进行现场调试,该变电站应用了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实验室的研发成果。

这座实验室刚刚获评国家重点实验室。“此次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开启南瑞集团在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研究领域的黄金时代。”南瑞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郑玉平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构建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将大幅提升电网的运行控制能力。

苦练内功 夯实基础

科研的黄金时代并非凭空而生,只有长期积淀,才能顺势而为爆发能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瑞集团就建立了继电保护、安全稳定、电网调度等实验室;2007年3月,建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2011年7月,在上述实验室基础上,建立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国网电力)智能电网研究院,形成了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实验室大平台。

近5年,实验室承担科研课题196项,成果丰硕。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开发了停电综合防御系统,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广域监测、预警、分析和控制一体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原创提出工频变化量原理,以此构成的系列继电保护装置动作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两位院士至今仍活跃在科研开发第一线,担任该实验室首席专家。

多年来,南瑞集团始终保持对前沿技术研究、对技术成果转化的热忱。该公司提出的适应多端运行方式变化的线路保护等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特大电网一体化调度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32个省级以上主调、9个省级独立备调和35个地级调度。实验室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成功转化为成套产品,稳步带动国内行业技术整体进步。

资源整合 科研升级

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实验室整合了南瑞集团5大研究实验平台,涵盖了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智能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等核心专业。

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南瑞集团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实验室在继电保护等4个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前瞻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智能电网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开展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及跨国电网互联的保护和运行控制前瞻性研究,形成技术储备。

“这5大平台研究的是电网运行控制相辅相成、有机衔接的环节,实验资源的整合有助于开展联合攻关,系统降低大电网停电风险。”南瑞集团科技部主任栗宁说。

“几个研究单元联合组建实验室,构建了一个贯穿智能电网发、输、调、用等环节的全过程保护和运行控制技术体系。”南瑞稳定控制学术带头人方勇杰说。

现在,除了实验硬件资源,实验室集聚了南瑞集团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以及其他研究人员百余人,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

创新平台 高效发展

实验室下一步怎么走,南瑞集团已有了规划: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能力,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开放合作交流平台、产业创新和高等级科技成果培育平台。

“在变电站自动化方向,我们将构建一个智能变电站数据测量、模型共享、信息交互的研究平台,实现对大电网各种态势的精确感知。”南瑞集团变电领域学术带头人黄国方说。在继电保护方向,实验室将构建适应智能电网复杂暂态特征的继电保护研究平台,在安全稳定方向构建智能电网稳定性量化分析及协调控制研究平台,在调度领域构建源网荷灵活互动条件下的调度优化决策研究平台。

这4大平台整体协同,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核心装备研制,将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条件下,电网故障快速处理、安全稳定协调控制等难题,保证智能电网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

“优化结构、明确职能、完善激励机制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努力建成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体制机制创新的开放型实验室,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于实验室的未来,郑玉平信心满满。

延伸阅读:国家电网实现一项历史性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你造吗?

原标题:为坚强智能电网提供强大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南瑞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