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企业正文

青岛特来电:颠覆传统 我们不做充电桩!

2015-11-13 10:19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作者:蒋小梅关键词: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45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 .35万辆,同比增长3倍。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加油站”,建设速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软肋。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在加码充电桩市场,希望能扫除这“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政策利好 新能源企业市场“跑马圈地”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在科技和商业创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

国家战略层面的力挺,让新能源企业信心倍增。虽然充电新国标文件还没下发,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充电企业在市场的“跑马圈地”。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国家对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的投资升温及政策倾向性鼓励来看,该行业有望继续高歌猛进。充电桩,大概真的等来了“风”。

创新技术 打破“一桩一充”传统模式

2015年11月6日,第四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200多家充电设备企业亮相此次展会。在众多充电设备企业“百花齐放”的展会上,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展位引来众多参观者的驻足。黑白搭配的简约展位上,“我们不做充电桩!”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

第四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特来电展位

充电设备企业不做充电桩?特来电颠覆了传统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的概念,建立了电气技术层、智能充电层和云平台层的三层结构,以“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的技术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打破了“一桩一充”的传统模式。

特来电公司创新中心总监耿春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