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怎么当个好邻居?

2015-11-26 09:1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拉 钟树盛关键词:海南昌江核电核电项目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倾注真情换民心

冬天的昌江,气候依然暖和。傍晚,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村民唐大爷在给芒果树浇水,在他身后不远处是一栋二层小楼,在落日的余晖下,黄灰色的楼体显得特别醒目。在通往海南昌江核电厂的公路边,像唐大爷家这样的小楼,还有几百座,这些小楼错落有致,排列整齐,十分漂亮。

塘兴村共有300多户人家、1447口人。搬迁之前,村子周边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整个村子环境脏、乱、差,村民的房子有的是用质量很差的砖砌成,有些用石头垒起来,甚至还有用竹板拼成,非常简陋。

虽然离海只有两公里,但塘兴村的村民们主要还是靠种地为生,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搬走这么一个“原生态”的村落,困难重重。

启动征地搬迁工作,昌江县政府按照海南省政府提出的依法征地、和谐搬迁、科学安置要求,立下“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思想做不通的绝对不强行拆迁”的规矩。各级干部还坚持做到“五心”,即接待群众咨询热心,调查补偿情况细心,听取群众意见耐心,核实安置补偿标准公心,对困难拆迁户安置关心。同时还要厚着脸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磨破嘴皮。

唐土保曾经是海南昌江核电项目所在地塘兴村最后5户不愿搬迁的村民之一。常年在海边打鱼的他坚持不搬,在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后,终于同意丈量搬迁。但丈量完房屋土地之后,他说量得不准确。工作人员重新丈量,第二天,他还是说不准确,如此反复9次。

第九次丈量时,这位村民终于被感动,同意签订安置协议。“当时主要是不知道搬了之后会怎样,我们都有顾虑!”唐土保说。

为了和村民们联络感情,加深理解,海南核电总经理孙云根带着班子成员与村民共进午餐。“我们带上酒,买了村民养的猪、鸡等,与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感情到了,村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妥善安置消顾虑

除了以情感人,真金白银也不可少。由于项目推进时间紧,塘兴村不得不先拆后建,村民在安置区未建成之前全部搬离故土,如何妥善安置又是一个难题。

昌江县灵活推出政府建房、群众自行建房、货币补偿3种安置方式,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昌江县政府筹资28万元搭建临时安置房,并提供电、水、通讯、有线电视保障,保证村民在过渡期内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第二步,把安置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配套建设文体娱乐等公共设施。通过多种方式满足搬迁农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这项政策对我们施工进度起了关键作用,否则等到建好后村民们再搬出来,什么都来不及了。”孙云根介绍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南昌江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