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广西电网公司是如何与“雷公”试比高的?

2015-12-08 16:45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技术避雷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改进:以防范和应对两个维度为突破口

针对雷害困扰广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题,科研项目组以问题为导向,吸收了自然灾害防控领域的先进经验,从防范和应对两个维度,对电网雷电灾害防治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

“雷电活动不为人类所驾驭,雷击的随机性和输电线路雷害的分散性,是项目组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最饱受困扰的难题,还一度引起了项目组对研究成果的自我质疑。”朱时阳说,如在贺州网区的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按照项目组拟订的防雷改造工作方案实施改造后,雷害问题依旧比较严重。

为破解雷害依旧严重的问题,项目组在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着“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试点应用—反馈改进”,主要在“定量化”和“精细化”上下功夫。

在定量化方面,项目组把输电线路防雷工作过程中一切可以实现定量分析的环节,全部进行程序化的开发,建立理性的、定量化的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分析系统,对输电线路全线的雷害风险实现以杆塔为单元的细化评价,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凭经验进行估量的粗放式防雷决策手段。在定量化分析基础上,项目组又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按照“每案一审,案案必审”的原则,细致开展了各个拟改造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方案的专题评审,对每一支避雷器的装设、每一基杆塔的接地降阻改造,都“斤斤计较”,进行充分评估,确保了防雷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为实现定量化和精细化,项目组非常注重知识积累与更新,坚持站在电网防雷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有时甚至讨论到深夜。”电科院员工黄志都说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历经三年多的漫漫技术攻关中,项目组坚持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形成了集理论、技术、装备和应用于一体的系列成果,提出了基于交叉外推算法的雷电综合预警预报技术,率先应用于服务电网的雷电预警,实现了1小时内输电线路走廊雷电活动的准确预测;建立了复杂地形下的电网雷击概率预测模型并研发了电网雷电预警系统,实现了实时在线的电网雷害风险动态评估和预警预报;提出了基于极快速电弧截断的“建弧抑制”防雷新方法,实现了防雷理念的重大突破;发明了通流容量大、具有负阻效应、可承受大电流绕击的新型灭弧防雷间隙,尤其适用于复杂雷击条件下的输电线路雷害抑制;创建了输电线路地理空间信息、杆塔特征参数、历史雷害资料、雷电活动时空分布规律与输电线路雷害治理的关联体系;建立并推行了“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有差别”的输电线路雷害治理工作策略,应用于雷击频跳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大幅降低。

原标题:广西电网电网雷电灾害防治研究达先进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电线路查看更多>防雷技术查看更多>避雷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