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做长做优新能源产业链 如东百亿风电产业风生水起

2015-12-09 13:44来源:南通日报关键词:风电产业海上风电风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日,由31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风电发电企业、科研院校和协作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家风电行业产业联盟在如东成立。

风电产业是如东新兴绿色产业。2004年,如东县委县政府提出率先创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风电项目15个,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35万千瓦,累计上网电量105亿千瓦时,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场。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不仅是陆上风电向海上风电进军的领头羊,还是江苏“海上三峡”建设的第一个破冰者。公司投建的如东3万千瓦潮间带试验风电场项目坐落在环港潮间带,取得25项国家发明专利,开创全球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先河。海上龙源风电选择华锐、金风、上海电气、明阳、海装等8家国内风机制造厂合作,推出9种机型进行试验,多方协作,携手攻克海上风电世界级难题。

这几天,14台江苏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兆瓦风机在爱荷华州完成调试,将于本月下旬并网发电。如东海装风机出口美国,标志着我省大功率风电机组实现了从进口向出口的重大转变。海装风电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是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单位,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像这样具有“机、电、液、控”综合一体化装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在如东已经拥有11家。

风电从无到有,产业从零起步到今年应税销售首超百亿,如东百亿风电产业风生水起。

“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联合、资本融合、产学研合作,推动如东风电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做长做优如东新能源产业链条,形成风电场建设、风电装备制造、风电配套产业、风电运营在内的大风电产业协同发展和自律体系,到‘十三五’期末,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5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年应税销售超200亿元,把如东打造成为国家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说。

资源换投资,投资带产业,产业促转型,如东致力于推进风电配套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项目、出台综合扶持政策、筑巢引凤,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江苏海装、江苏明阳等一批行业领先的装备企业,先后落户如东,并建成投产。扶持中天科技、江苏海力等本地设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引进三一重能、保利协鑫、重通叶片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和能源开发项目,逐步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风电产业发展格局,产业规模快速提升,风电设备产业基地已经具备年产500台(套)风机整机、800台(套)塔筒、200台(套)海上风机导管架和单桩、5万公里海缆的生产能力。到11月底,如东新能源及装备配套产业应税销售达92亿元,占全县工业应税销售的13%,成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领先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今年以来,如东风电产业风生水起,装备制造业一路奔跑,这是如东产业转型超前谋划的结果。”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唐学文说,“十三五”期间,江苏“海上三峡”装机容量建设规模为1000万千瓦,其中,南通装机容量450万千瓦,如东占了一半多,装备产业发展机遇巨大。

原标题:做长做优新能源产业链 如东百亿风电产业风生水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