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技术正文

【深度】我国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现状、趋势及其技术路线

2015-12-18 13:31来源:柚动在线微信关键词:火电厂火电机组除尘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烟尘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形成了以技术成熟可靠的电除尘器为主(90%),日趋成熟的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为辅的格局。为适应新标准要求,更高性能的除尘技术的正处于研发、示范、推广阶段。

(1)电除尘技术:应用广,国际先进,同时涌现了一些改进技术,如高频电源、极配方式的改进、烟尘凝聚技术、烟气调质技术、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移动电极电除尘技术等。

(2)袋式和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近5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除尘技术,正处于总结应用经验、规范发展的阶段。

(3)湿式电除尘技术: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干式电除尘相似,依靠的都是静电力,所不同的是工作环境为一“湿”一“干”,其装置通常布置在湿法脱硫设施的尾部。由于其处理的是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在扩散荷电的作用下,能有效捕集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及易在大气中转化为PM2.5的前体污染物(SO3、NH3、SO2、NOX)、石膏液滴、酸性气体(SO3、HCL、HF)、重金属汞等,实现烟尘臆10mg/m³及烟气多污染物的深度净化。目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已开发了该技术,并建立了300MW、600MW的示范工程。

3.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形成了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为主(92%)的技术路线。通过近10年来对脱硫工艺化学反应过程和工程实践的进一步理解以及设计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和改善,在脱硫效率、运行可靠性、运行成本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对电厂运行的影响明显下降,运行、维护更为方便。目前,正处于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经济性、资源化、协同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阶段。

对新建的“增量”机组,新标准要求SO2排放限值为100mg/m³、重点地区为50mg/m³。要实现该限值,单靠传统的湿法脱硫技术难于实现,需采用新技术,如已得到应用的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技术,正在开发的活性焦脱硫技术等。

对现役的“存量”机组,要求的排放限值为50~200mg/m³、高硫煤地区为400mg/m³,且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脱硫设施“十一五”期间非常规的井喷式发展,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工程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均需要适合国情的调整、改进和优化过程。如核心技术的消化、复杂多变工况的适应能力;因建设工期紧造成设计投入力度低,缺乏对个案分析,简单套用成功案例;受低价竞争影响,大多按400mg/m³设计,设计裕度小,关键设备、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系统调试不充分,缺乏优化经验;运行管理水平还达不到主机水平;电煤质量不可控,硫份大多高于设计值等。因此,超过90%按照2003年版标准建设的现役脱硫设施,要满足新标准要求,需要优化调整、技术改造、甚至推倒重建。

4.PM2.5 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对PM2.5的控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利用ESP、BP和电袋等高效除尘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PM2.5一次颗粒物的排放;

(2)利用高效脱硫设施和脱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易在大气中形成PM2.5的前体污染物(如SO2、NOX、SO3、NH3等);

(3)在湿法脱硫设施后建设烟气深度净化设施(如湿式电除尘器等),对燃煤烟气排放的烟尘、SO2、NOX、SO3等多污染物进行末端协同控制,实现烟尘排放小于10mg/m³、SO2小于50mg/m³、NOX小于100mg/m³。

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性行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必将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期承担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减排重任,为此,火电行业本着创新驱动和推广应用并重的方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先进环保技术为依托,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根本,遵循“高效清洁燃烧-污染物协同控制-废物资源化”为一体的控制路线,持续研发、应用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经济性高、环境性高的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电力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原标题:我国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现状、趋势及其对策(国电集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厂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除尘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