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市场正文

【深陷罗生门】剑指治污“神技”湿法脱硫 燃煤电厂下一步怎么走?

2015-12-23 10:39来源:《财经》新媒体关键词:湿法脱硫燃煤电厂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继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之后,各方有关华北地区雾霾成因、PM2.5“主凶”的不同观点再次“碰撞”。

2015年12月14日,环保部通报对华北22个城市(区)的环保督政结果指出,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此次重污染过程最主要的来源。也就是重化产业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的“主凶”。

月初,住建部官员则称,此次重污染主要由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燃煤供暖只是导致雾霾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12月12日召开的“中美智库应对环境与健康挑战研讨会”上,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环境动力学与预测理论研究部主任王跃思表示,环保部门低估了汽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北京红色预警效果显著,机动车直接排放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向PM2.5的二次转化,污染物跟相同的气象条件相比,PM2.5下降了14%。

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贡献约32%,而王跃思认为这只是平均数据。中科院的监测数据表明,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占PM2.5不到10%,但尾气的间接催化作用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在雾霾爆发时占到PM2.5的一半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则认同环保部的说法。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华北大区域来讲,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雾霾频发的主因;从小区域来看,北京远郊地区散煤燃烧对于PM2.5的贡献很大。

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除北京、天津外,华北地区90%的能效消耗都是煤,整个区域每年要消耗的燃煤是4亿吨。就北京来说,即使城六区基本实现了“煤改气”,但城六区面积只占北京行政区域的8%,剩下92%还在以燃煤供暖为主。

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又放出消息,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原因是为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主流科学界与几大政府部门争论不休时,来自工程领域的一种观点逐渐在学术界与公众舆论场中扩大传播,此观点矛头直指国内采用多年的治污“神技”——湿法脱硫技术。

12月8日,一则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蓝天白云能持续多久?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文章认为,国内大部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安装了湿法脱硫设备,但为了节省成本与防止设备堵塞,大部分企业将烟气再热器卸掉,导致排放的烟气烟温较低、湿度较大,致使烟气不易扩散,成为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

原标题:华北雾霾“主凶”成罗生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湿法脱硫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