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2015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时隔13年电力体制改革重新上路

2015-12-28 17:05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李新民 黄海燕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大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年终岁尾,又到驻足回望时。这是邀请业界专家深入探讨、慎重遴选,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能源界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最终评选出的2015年度能源领域十大新闻。

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中国谋国际油气市场话语权

新闻事件:1月5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同意由新华社旗下的新华中融投资有限公司联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申能、新奥燃气、北京燃气、中燃燃气、港华投资、华能国际等上下游企业合资成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该中心接受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及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半年后的7月1日,交易中心正式启动,第一单1400万方天然气成交。

点评:根据规划,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目标是要“成为与美国HenryHub、英国NBP并驾齐驱的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提升中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领域定价权和影响力。”按此雄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及首笔天然气交易的成交,不仅堪称中国推进国内油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而且对提高中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价格话语权也具有重要意义。

“华龙一号”签约阿根廷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扬帆出海

新闻事件:2月4日下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见证下,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与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部长胡里奥˙德维多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作为项目实施者,中核集团表示,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将出海远航。

点评:去年12月,当中核与中广核融合“华龙一号”ACP1000在维也纳接受并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时,自主三代核电便和高铁一样,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张亮丽名片,同时也成为挂在出访的国家领导人嘴边的重要议题。签约阿根廷只是“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走出去”的一个开端。英国时间10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见证下,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在伦敦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华龙一号”由此挺进英伦,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得到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

天然气价格并轨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再下一城

新闻事件: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决定自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即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同时将尽快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点评:谈及此次天然气价格并轨的意义,国家发改委官员称其“意味着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的价格改革方向,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完全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距此目标,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新电改方案发布13年后电力体制改革重新上路

新闻事件: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提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输配电价改革、售电侧改革以及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六个核心配套文件,明确售电、交易机构设立等细则。备受瞩目的中国电改再度启程。

点评:从2002年的电改5号文到2015年的新电改9号文,时隔13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终于重新上路。以“放开两头、监管中间”为原则的新电改方案,虽然因为未提“分拆电网”“调度独立”而被指变得“温和”,但其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并未改变。特别是电改六大核心配套文件的集中发布,在充分表达政府推进电改坚定性的同时,也体现出新电改方案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原标题:时隔13年电力体制改革重新上路——2015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大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