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探究火电、风电、光伏现状下 电从远方来 还是电从身边取?

2016-01-21 14:02来源:能见派作者:何勇健关键词:火电装机风电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个人觉得,这方面的选择和用能方式直接关联。以后的产业发展肯定是去大工业化的,很可能主流模式是一种类似3D打印式、模块化、分散式、个性化的用能方式,因此供能方式要与之相适应,以后分布式智能化能源可能是一个主流方向。

所以在当前一定要把握好电力获取方式的度,不能过于依靠外来电,否则会强化路径依赖,为将来能源及产业的转型制造障碍。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在能源消费中心发展更多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其实对电力体制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轮电力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售电侧的放开,新进入的市场主体,如果以传统卖电的方式跟国网和南网竞争的话,竞争效果会大打折扣。

但是对一个新的用能主体,如一个产业园区、物流中心、新城镇、居民小区等,如果把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耦合集成起来,电力、热力、天然气等产品一起供应,并提供智能化管理的增值服务,则整体能源效率、清洁化程度、智能化程度会高得多,价格也便宜。

以这样的形态作为售电侧改革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比传统的简单卖电方式好得多,也没有既得利益的阻挠,将会极大促进售电侧的开放。所以从这个角度,应该更好的强化多能互补、电从身边取的应用。

要处理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和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关系问题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认为新能源无疑是中国特别需要的,其他的传统能源,尤其是煤炭这种不太清洁的传统能源就得让路,要改变角色。比如,煤电要从主力电源转变为调峰电源。这种观点,如果放在未来50年的周期来看是可行的,但是放在今后一二十年内来看就可能操之过急了,不太可能实现。

因为我国的能源供应保障及其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主要是靠煤电支撑的,抛开这一基本国情,想一步实现清洁低碳化,无异于天方夜谭。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煤电一年发电一两千小时就可以了,支持新能源大发展不是很好吗?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电价水平要涨多少?很有可能要翻番。

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把两者的辨证关系处理好,新能源的发展,一定要探索出一个国民经济能承受、老百姓能接受的发展模式。

从欧美经济发展来看,他们的新趋势是工业化再造、制造业回归,特别是美国,能源价格低,是他们重塑制造业强国的很大优势。我们现在跟美国比,劳动力红利、土地红利都在慢慢消失,技术创新也不如人家,资源和能源成本的优势如果再没有,实体经济很难跟人家竞争。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了发展新能源,不计代价地要求传统能源让路做牺牲,这种思潮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冲击非常大,是很难被实践所接受的。

原标题:电从远方来,还是电从身边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