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新能源车想“火”还需市场驱动

2016-01-26 09:27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有报道称,新能源汽车出现骗补产业链,300亿元的补贴资金或许有十几亿元被套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3日表示,将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逐年下降补贴比例直至补贴完全退出。同时,现阶段要加强监管,对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网民认为,高额补贴和不够完善的监督机制直接催生了大量“骗补”者,应逐渐把政策性市场变成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尽快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真正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将政策红利转变成技术红利。

骗补暴露监督漏洞

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7万辆,呈现井喷状态。国家一系列补贴、减税等政策红利对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不过,有些车企垂涎的不是市场蛋糕,而是政策福利。据报道,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或许有十几亿元被套取。骗补手段包括循环使用动力电池以及通过成立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左手卖,右手买”。

有网民认为,“骗补”出现一定程度上缘于监督不力。因此,国家成立一个可以集中控制和监管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后台数据系统,以此掌握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使用次数、运行里程等关键数据,一旦真实数据得到反馈和监控,部分车企再想侥幸骗补就十分困难。同时需要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信用记录,健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机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政策驱动在商业化前期确实有效,但同时也带来了市场机制错位的新问题。”网民“陈清泰”直言,当务之急是逐渐把政策性市场变成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尽快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

网民“蒋震”认为,任何产业补贴都有生命周期。无限制补贴只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目的在于培育市场,让消费者接受这种汽车。随着一些配套技术的成熟,比如充电桩、电站技术的发展,财政补贴可以退出了。

网民“江南小宋”表示,取消补贴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就必须要靠真本事打天下。要么像特斯拉一样真正研发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要么彻底放弃新能源汽车业务。通过市场竞争,反而会使优质资源向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聚集,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

随着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政府拟通过以积分制模式来鼓励新能源车。网民“庞义成”认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窗口期将在2020年左右关闭,如果自主品牌不能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做大规模、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原标题:新能源车想“火”还需市场驱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