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较量】火电厂级负荷调度模式PK传统调度模式

2016-02-16 10:34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卢勇关键词:火电机组厂级负荷调度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调度对象

传统的ELD方式,以及我国所提出的节能发电调度,均针对单机进行相关的负荷指令分配与考核;即使部分电厂采用了下达指令到厂的方式,也只对单机进行考核,判断机组对电网需求的响应情况。

厂级负荷调度方式时,若无机组处于故障工作状态,电力调度机构只需通过相应的通信信号,确定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是否投入,判断发电厂对电网需求的响应情况,以及优化分配是否以节能降耗为目标。

优化策略

单机AGC方式,对于电力调度机构来说,实质上是一个单层的规划问题,即电力调度机构在电网拓扑架构这个层面上,寻求整 体的最优组合。

厂级负荷调度模式大规模投入应用后,将形成电网—电厂,电厂—机组以电网拓扑结构为分界面的一个双层优化格局,即电厂在寻求自身最低成本的同时,与电网、区域内的其他电厂展开博弈,寻找最佳的利润平衡点。

运行模式的改变

单机AGC方式下,电厂对机组的运行方式、机组间的功率平衡、关键辅机的故障导致的机组性能下降无“发言权”,不能积极、主动应对。

在厂级AGC方式下,电厂在满足电网需求前提下,对机组出力、负荷平衡可以有自己的安排,允许积极、主动应对突发的辅机或者设备故障,从而使得上述故障对电网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

节能效果

以广东电力系统内某厂6台300兆瓦机组为例,选取按照单机模式进行调度的2011年度,进行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理论仿真、计算,对比原始的未采用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理论年节煤量可达1060.2吨标准煤。由于该仿真过程并未考虑实际运行中主要辅机(磨煤机、循环水泵等)进行合理 规划带来的厂用电节约效果,故实际运行状态时节能效果会更好。

存在问题及分析

可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一是分配方式与负荷升降。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针对电网的变负荷指令有两种方式应对:其一,全厂所有机组按照调度部门要求的速率,全速升负荷,全厂目标负荷达到后,在机组间进行负荷的再分配;其二,在收到负荷指令之时,便开始计算各机组优化目标负荷值,各机组依照此优化目标变负荷。在协调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第一种负荷升降速率能够满足电网的负荷升降速率要求,但其带来的问题是,在达到目标负荷后,大量电厂再次进行优化计算时,将造成一次调频与优化过程的矛盾。因此,应采用优化过程一步到位的方式,避免在二次优化过程中,大规模机组负荷同时进行二次优化,影响全网频率稳定。

二是单台机组出力受限。考虑到在火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主机或各类型辅机可能突发故障,导致机组出力受限等因素,在此种情况下可考虑退出厂级AGC 模式或临时申请修改机组出力上下限,由火电厂内其他机组分担相应负荷,待故障处理后恢复。

原标题:监管研究丨厂级负荷优化调度的应用及推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机组查看更多>厂级负荷调度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