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市场正文

剖析|第三方治理血脉通没通?

2016-02-26 10:2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崔煜晨关键词:第三方治理脱硫脱硝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创新制度下政府部门要做什么?

做好监管者,探索监管考核机制和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考核体系

《意见》指出,要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一是要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二是要创新企业第三方治理机制,在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积极培育第三方治理的新模式、新业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探索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

不过,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市政领域市场基本已被抢占完,今后,环境企业的市场将主要在工业治污领域。相比市政领域,环境企业参与工业治污的收益也会更高。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科技处处长冯波强调,在工业企业中推进第三方治理,要避免混淆购买主体。企业治污合同的甲乙方分别是排污企业和环境服务公司,前者为第一方,后者为第三方。目前,国内都在避免第一方和第二方的说法,实际上,要明确作为监管者的地方政府是第二方。

“在普通的企业污染治理中,政府与合同无关,只起到裁判员的作用。只有在历史遗留问题中,政府负责兜底时才可以作为第一方即合同的甲方。”冯波说。

胥树凡表示,在新的环境保护模式下,政府需要创新制度更好地推动第三方治理。下一步,在工业园区推广第三方治理也将成为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环境保护部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继续推进环境服务业试点。

“以后要开展地方试点,进行政策机制、监管机制、考核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探索。对现有的试点加强跟踪检查,总结交流经验。”他说。

对于《意见》中提出的“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胥树凡此前也曾建议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平台,尝试建立公共环保基金、股份制、股权抵押等可行的模式,制定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以及采取公开、透明的监督手段,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环保市场等。

然而,他认为要求地方政府把市场让出来,让国企和民企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享受同等的金融等待遇,避免所有制歧视,这一点较为困难。

此外,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要建立严格的第三方治理绩效考核机制。同时引入纠纷仲裁机制和第三方考核体系,明确相关方权利责任义务,建立问责机制,保障考核的公开性、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 环保部门监管到位,不但可以让以前只建设不运营的环保设施真正进入运营状态,还会促使工业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阶段选择更合理的工艺设计,选择更优秀的环境服务公司。“而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帮助处理合同签订和执行中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薛涛说。

原标题:第三方治理血脉通没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脱硫脱硝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