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抢先看】未来能源圈谁最苦?《中国能源展望2030》是这样预测的

2016-03-02 07:44来源:能见派关键词:清洁能源火电中国能源展望203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供应展望: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速随着能源需求增速的放缓而走低。2020年、203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分别达到41亿吨标煤,43亿吨标煤。2016年-2030年均增长1.1%。

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向非化石能源快速倾斜,煤炭占比大幅下降。2020年、2030年原煤产量占比分别降至68.8%和58.7%,非化石能源占比则分别扩大到17.7%、26.9%。

2030年能源对外依存度接近20%。

煤炭: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可能已经过去

本展望期内,拉动中国煤炭需求的投资建设规模将依次进入高稳期和收缩期,同时,在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减煤”将会成为中国的长期趋势。

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可能已经过去,预计到2030年消费量回落至36亿吨左右,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降至50%以下。

分行业看,钢铁、建材行业及其他终端消费需求将大幅下降,到2030年将降至不足峰值的一半。

电力行业煤炭需求也已经进入峰值区,未来仍将在峰值区小幅波动。

煤化工,尤其是新兴煤化工行业将是未来煤炭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展望期内将保持较快增长,但也不足以弥补钢铁、建材及其他终端煤炭需求的减量,中国煤炭需求总量将会明显回落。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难以改观。

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产能将增加到50亿吨/年,2030年回落至40亿吨/年左右,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低位。中国煤炭实际产能大于核定产能,但差距会逐步缩小。

在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煤炭生产及煤炭进出口都将受制于煤炭需求的疲弱,鉴于煤炭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例很高,边际成本所占比例很低的成本结构,煤炭行业恶性竞争不可避免。煤炭价格将持续低迷。

低煤价下,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压低全行业平均成本,必然会经由市场竞争淘汰高成本煤矿,中国除了山西、内蒙和西北煤炭主产地以外的各地煤炭产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压缩。

目前煤炭企业的“失血式”经营不可持续。

国内煤炭供应充足,进口将会持续回落。预计到2020年回落至10000万吨的进口水平,2030年降至3000万吨左右。

出口方面,中国对东北亚煤炭出口市场的出口可能会增加,预计出口量将在2016年-2018年之间开始有所回升,到2020年有望反弹到2000万吨,2030年达到3000万吨,2030年前后可能实现煤炭进出口基本平衡。

石油:石油需求峰值可能提前到来

交通和石化行业、替代燃料、替代原来的发展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石油需求走势的重要因素。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将逐步走低。“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左右,2020年消费量约6.1亿吨,2020年后增速进一步放缓,2020年-2030年年均增速降至0.8%左右。预计在2025-2030年间有望接近峰值。

2030年石油消费量约6.6亿吨。其中,汽油需求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1.7亿吨,柴油需求2015年-2020年间在1.7亿吨上下波动,2030年降至1.57亿吨;

煤油、化工轻油和液化石油气在2030年之前未达到峰值,但2025年后化工轻油和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速保持在1%左右;

燃料油需求呈L型走势,2030年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

如果替代燃料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石油需求峰值可能提前到来。

中国石油剩余资源仍较丰富,国内供应具备稳定的资源基础,东部沿海和新疆剩余资源丰富。

预计2030年之前原油产量保持平稳。2016-2030年期间,原油每五年年均产量分别为2.2亿吨,2.28亿吨,2.3亿吨,最高产量将超过2.3亿吨。

2030年中国炼油能力可能达到8.5亿吨/年,未来国内炼油能力供大于求将成为常态,油品需求结构与品质要求均将有新的变化,需要通过炼油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中国石化行业的竞争力,巩固炼油中心地位。

原标题:未来能源圈谁最苦?《中国能源展望2030》是这样预测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中国能源展望203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