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国家力促动力电池“弯道超车”

2016-03-02 08:2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何英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5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质量、安全等各方面成败,工信部联合了行业内外9家企业,目前已经投入5亿元资本金,正在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或者动力电池研究研发平台。

此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从动力电池、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等五方面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来自德勤《2015清洁能源行业报告》显示,现阶段,动力电池占据电动车总成本的50%,电池成本下降的驱动因素一方面来自于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电池性能的提高,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电池容量。

不过,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上与日韩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且多数企业在产能储备上未做好长远规划。据高工锂电统计,目前,车用动力电池约60%采购在外资企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采访中,有专家告诉记者:“动力电池要取得革命性突破,难度不小。预计5-10年内还将以锂电池为主,突破性不大。”在其看来,电池行业周期长,技术累积和突破需要较长时间。

据记者了解,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锂电研发。美国能源部每年投入超过1亿美元,联合知名大学、独立实验室、私人科技公司,研发与现有电池及其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更安全和廉价的新型电池材料及系统。目前,美欧在专利数量、实验设备、科研人才领域,日韩在生产管理、工艺控制、生产自动化领域均领先于我国。

不过,虽然我国的锂电技术相对落后,但这一领域尚未出现革命性突破,整体而言都处于起跑的加速阶段,如率先实现材料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完全有可能“弯道超车”,在下一轮的能源革命中处于优势领先地位。

“要想取得革命性突破,需有革命性新材料来大幅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而材料突破依赖于科学发展水平。”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动力电池长远发展考虑,今后努力的方向是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固态金属锂电池、固态锂空气电池,以锂为负极,可大大提高能量密度。”

延伸阅读:

深度调查:动力电池市场分散门槛低 暗藏风险

原标题:国家力促动力电池“弯道超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