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能源互联网倡导者中海阳:实现供给侧与用户侧智慧互联

2016-03-18 14:24来源:金融界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中海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盘点时下能源领域的热词,能源互联网定会位列其中。作为“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互联网近两年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并被不断演绎,国家有关部门的的相关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课题等也已陆续出台,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简单地说,能源互联网就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粗略预计,能源互联网建设将启动5万亿市场,并吸引了包括中海阳在内的众多企业参与其中。

中海阳相关负责人曾用这样一个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意义。新疆地区电力充足,因此鼓励居民用电,甚至还会给予奖励;但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用电则相对紧张,偶尔还会拉闸限电。但其实浙江等地的工厂也自建发电系统,只是并非满负荷运转,仅用来满足本企业之需,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而在能源互联网时代,这些工厂发出的多余电量完全可以像股票一样自由交易,这样就可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现有发电设备的效能,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特高压建设等电力远距离传输所带来的高额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目标,中海阳还曾明确提出,能源互联网需要三步走:第一步:大力推广智能化分布式能源,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第二步:在智能化分布式能源推广好的社区、园区、城镇,分步分片实现区域性能源互联网;第三步:区域性能源互联网达到一定的普及率后,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就自然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国家甚至全球性的能源互联网。

作为能源互联网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中海阳在能源供给端要做的是“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端要做的是“智能机器人+”,而在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中间则是要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不同能源的互联互通,从而营造出能源供给与消费、互联互通的“三维时空”,最终把中海阳打造成为真正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中海阳认为,能源互联网建设还有赖于能源供给革命、消费革命和技术革命。从目前来看,供给革命和消费革命条件相对成熟,也比较容易成功;但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则完全不同,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就决定了能源互联网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刀切,更不能推倒重来,只能是分阶段渐进式实施,预计能源互联网在国内的初步建成至少需要5-10年时间。

目前,中海阳已经制定了未来30年发展规划。其中,2015-2020年,中海阳主要是致力于太阳能高效利用,包括太阳能高效电池片和光热发电设备制造等;2021-2025年,即能源互联网真正进入应用阶段后,中海阳将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不同能源形态之间的互联互通。从2026-2046年这20年时间里,中海阳将进入智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领域,帮助人类进行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和健康管理。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倡导者中海阳:实现供给侧与用户侧智慧互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中海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