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电厂记忆】株洲电厂:照亮工业株洲六十年!乡愁株洲的工业记忆……

2016-05-03 15:21来源:株洲日报作者:曾彦予关键词:火力发电火电厂发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创业】 建设者们汇聚株洲

走进厂门时,杨林愣住了,他没想到将要去上班的地方会那么偏僻。

1955年,刚满19岁的杨林还一脸懵懂,他与20多名男生被分配到株洲电厂当学徒工,班上同学有的去了农场种菜,有的成了街道企业的“集体工”。虽然杨林当时拿的学徒生活费每个月只有19元,在市场上不够买一斤猪肉和一斤茶油,但相比之下,他能进株洲电厂这样的国营大厂,已经是十分幸运了。

那天,一辆车把他们送到了荒郊野外的白石港。下车一看,所有人都傻眼了,路旁就是一座坟山,人迹罕至,当时白石港无桥,要摆舟过渡。对岸只有一条泥巴小路通向贺家土,但那条小路实在是太寒碜了一点,茅草横生,路人走过腿上也会被割出血痕。

然而,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两千多位株洲电厂的创业者们毫无怨言。大批建筑材料从全国各地运来,大批的青年劳动大军汇聚株洲…

【建成】 白石港迎来了程潜和陈明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株洲电厂第一台机组于1957年9月28日正式并网发电。那天,白石港旁的电厂像过年一样热闹!

下午2时,厂长宣布,正式接受和发布投入生产的命令,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胡继宗和苏联专家代表讲话祝贺。株洲市市长吴占魁在汽轮发电机前剪彩,会场鼓乐喧天,掌声雷鸣。有老工人回忆当时的盛况“观者万众攒动,无不欢欣鼓舞”。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株洲电厂的建设,1960年9月28日,时任湖南省省长的程潜,以及陈明仁上将、唐生智副省长等人来到株洲电厂视察。

当时在现场的老工人回忆,程潜与陈明仁在汽轮机下层看了又看,程潜听完汇报后,连连说:“很好,很好,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的要求。”唐生智则从楼下到楼上,从1号皮带到4号皮带到处看,到处问,还亲切地对生产工人说:“同志们辛苦了,感谢你们!”视察了将近两个小时,他们才离去。

【发展】 助力株洲工业辉煌的核心力量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湖南的项目总共6个,分别是株洲331厂、株洲电厂、株洲601厂、株洲洗煤厂、岳阳造纸厂和酃县电站。因株洲交通便利,工业原料充足,其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安排在了株洲。除此之外,株洲还有“田心机厂”、株洲冶炼厂等诸多大厂。

原株洲电厂全景图(资料图)

电力能源供给是所有大型企业运转的基础,电厂也成为助力株洲工业辉煌的核心力量。当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向各个大型厂矿,株洲工业犹如注入了血液,律动起强劲脉搏。

【口述记忆】

电厂选址之争

口述人 :邓金庭(78岁,原株洲电厂党办秘书)

我是1956年国家“一五”计划期间进厂的, 从生产第一线到管理层,曾担任过电厂许多职务,时间一晃, 我在电力战线工作了43个春秋。

说起株洲电厂最初筹建,其实电力系统和苏联援华的专家们先后考虑了6处选址,分别是霞湾、铜塘湾、樟树坪、白石港、奔龙山(现今神龙公园),经过反复论证,最后才选定白石港,即现在的株洲电厂的位置。

这与电厂的特殊性有关,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再通过一系列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这样一来,火电厂需要的重要生产资料就离不开水和煤了。白石港毗邻湘江,取水方便,又距田心北站较近,方便运煤,况且当时的白石港离闹市区较远,因此,综合起来,此地成为建厂的最佳选址。

那时候,祖国百废待兴,大家的工作热情高涨,业余时间都是在学习。我当年被分配到车间,跟着师傅学习技术,也学习怎么做人做事。我记得厂里有个劳动模范袁东成,虽然年过半百,却丝毫不懈怠,每到节假日, 都会在厂区捡“废品”, 然后又精细分类,大至百余斤, 小至螺丝钉, 在厂里有关部门配合下,他将这些“废品”清洗修复,又重新用到生产设备上。当时大家纷纷向他学习,车间兴起了一股“爱厂如家”的风气。

职工们生活上十分简朴,因为当时电厂位置偏僻,离家远,职工们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食堂解决,中饭1毛钱,晚饭8分钱。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消费,所以即使工资不高,也还是有余钱存下来。

那样的日子虽然很清苦,可是我至今想起来依然心存感激。

原标题:株洲电厂:照亮工业株洲六十年!乡愁株洲的工业记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