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深度丨中国能源数据统计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6-05-18 09:50来源:对话2049作者:王庆一关键词:能源消费火电能源数据统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组刘俊伶基于王庆一老师在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做的一堂“好思汇——能源数据工作交流会”所做的整理,汇总了王庆一老师对中国能源统计数据现状、问题的介绍和提出的改进建议。

中国能源数据统计现状

纵观中国能源数据统计机构和体制发展史,1982年国家统计局开始设立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1986年建立能源统计制度,到2008年国家统计局正式成立能源统计司。我国能源数据统计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完善。

能源统计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

反映和监测能源市场的运行(包括价格走势和判断)

反映和监测能源供需平衡(包括动态的能源平衡表和能流图)

反映和监测能源技术进步和影响(包括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及影响)

反映和监测能源效率

反映和监测能源生产利用污染物和CO2排放

美国能源信息署工作已经完全实现上述功能,并及时按周、月、季、年,以及分地区、分行业更新信息。然而,中国现有的能源统计工作只有年度的能源供需数据,反映和检测能源市场运行的功能完全缺失,也没有能源技术统计和未来趋势分析,能源效率统计也不包括交通、居民和商业耗能器具及设备,污染物排放与CO2排放只有年度总量,缺少分品种、分地区、分行业信息。因此,给研究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中外统计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以中美为例,美国能源统计数据高度集中在美国能源信息署,署内从事能源统计工作的人数高达625名,而中国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才20余人。人数多少就已经决定了一年能够完成的统计工作量,两者是完全不可比的。

中国能源统计还有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常分散。除了统计局的能源统计数据,很多其他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统计能源数据。例如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水利部、住建部、科技部、环保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节能中心等,以及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运销协会、煤炭加工利用、炼焦行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节能协会、中电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协会、建材工业协会等。

2012年以来,我国能源统计改革又有了新的进展,包括统一企业一套表、统一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以及规定原始数据互联网直报方式等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人为干扰的影响。2014年出台了《全面深化能源统计改革总体方案》。目前,国家还在研究统一核算全国和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的统计方法和路线图。

中国能源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能源统计信息非常分散、各个统计单位的统计口径不一,导致彼此间统计结果存在差别甚至差别很大。此外,中国统计方法上的缺陷、以工业企业法人为主体的统计规则以及不同的定义导致中国与国际统计一般规则有很多不同之处,很多数据不能直接拿来比较,也造成研究分析中的种种困难。

1、统计方法缺陷

中国煤产量是按照原煤计算。然而,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应该按商品煤计算,即原煤经洗选、去除杂质后的部分。根据中国煤炭利用加工协会的调查,煤炭洗选后,会减少煤矸石18%,还有部分煤洗选损耗,只有剩余的商品煤才被真正使用和产生排放。按照2012年统计局公布的原煤产量36.5亿吨,其中56%送到选煤厂洗选,即20.5亿吨,经过洗选去除掉3.7亿吨煤矸石和1亿吨损耗,所以最终的商品煤约31.8亿吨,导致人为抬高了我国能源产量、消费量和CO2排放量,折算出来多排放9亿吨CO2,约占当年CO2排放的10%。

2、全国和各省煤炭数据不一致

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指出同一本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全国煤炭数据与各个省的煤炭数据加总起来不一致,例如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36.5亿吨,各省煤产量总量加总41.6亿吨,比全国产量多出5亿吨。导致差异的原因有:1.地方瞒报。由于地方有很多小煤矿都有政府官员参股,虽然国家要求关闭和淘汰,地方并未真正关闭。2.重复统计。很多煤炭集团都是跨地区经营,在各地的煤炭产量不仅会被计入各省,还会计入集团总部。3.统计范围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统计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下为估计值,然而恰恰煤炭小企业非常多。

中国煤炭行业管理机构也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98年煤炭工业部,到经贸委下成立的煤炭工业局,再到能源局下的煤炭司以及2005年成立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炭行业管理权力分布在多个机构,煤炭管理级别从部级下降到司级,煤炭管理力量也大大削弱。

除了全国与各省的煤炭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的煤炭数据来源: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它有分部门的煤炭消费量,包括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数据比较可靠。

3、能源平衡表的国内外差异

一次能源供应统计范围差异

在国际能源统计中,能源平衡表包含了所有能源品种产量。但是中国现有能源平衡表中不包括生物质能直接燃烧量(秸秆和薪柴),这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居民采暖和炊事、热水。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2014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耗的生物质能约1.1亿吨标煤。此外,一次能源也没有统计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热能利用量和地热直接利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本人网上咨询的回答,能源平衡表中的“其他能源”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质废料、其他工业废料和其他燃料、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及沼气等,一次电力生产量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和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根据相关统计,2013年中国光伏发电量18.75亿千瓦时,太阳能热水器3.1亿平方米,地源热泵4亿平方米,地热采暖2.2亿平方米。

终端能源消费没有扣除能源工业用能

能源工业是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能源工业用能为3.726亿吨标煤,占整个终端用能的17.1%。国际能源署(IEA)对为什么要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剔除能源工业用能做了详细解释,具体可参考其出版的“能源统计手册”(中英文版,下载链接见下期附件)。

行业分类

当前的行业划分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仅包括运营车辆,其他行业交通与私人汽车能耗分散在各个行业的燃油消费中,也没有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管道各类型的统计数据,给交通部门能耗分析带来巨大挑战。此外,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完全不用煤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煤炭消费量主要用于车站取暖、热水,应该归于商业部门。在没有一手调研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参考世界银行通过调研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来推算交通部门的能耗,即:将工业部门消耗的95%的汽油、35%的柴油,农业部门100%的汽油、居民生活100%的汽油、95%的柴油,以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95%的汽油、35%的柴油都归入交通部门,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差距不会太大。

原标题:中国能源数据统计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能源数据统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