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破局|热电联产:“以燃煤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能源供热为辅”

2016-05-19 09:30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热电联产超低排放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因为具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被认为是解决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电供需矛盾突出、供热热源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从规划建设、机组选型、网源协调、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发展热电联产做出了若干规定,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促进热电产业健康。

构建热电联产健康发展格局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专家于长友、薄煜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已基本形成“以燃煤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分散燃煤锅炉和其他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供热为辅”的供热格局。随着城市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热力需求不断增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稳步发展,总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底,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在火电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达30%左右,装机容量及增速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当前我国热电联产发展也正面临严峻挑战,供暖平均能耗高、污染重,热电联产在各类热源中占比低,热电机组供热能力未充分发挥。还有一些机组的运行效益较差,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

《办法》明确,热电联产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以热定电、立足存量、结构优化、提高能效、环保优先”的原则,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产全覆盖,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现有机组潜能

目前,我国大部分现役热电联产机组尚未达到设计热负荷或最大供热能力,现役热电机组的实际供热能力仅为设计供热能力的60%~70%(甚至更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地区发展规划过于超前,热电布局与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相符、不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热负荷预测;另一方面是热电联产机组与采暖锅炉房普遍采用孤网运行,尚未实现联网调峰运行,网源协调运行能力差。

为此,《办法》中明确:一是优先对现有热电机组实施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供热能力,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二是应优先对城市或工业园区周边具备改造条件且运行未满15年的现役纯凝发电机组实施供热改造,以实现兼顾供热。三是鼓励具备条件的机组改造为背压热电联产机组。

同时,《办法》进一步明确要合理确定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范围,鼓励热电联产机组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扩大供热范围。在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重复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原标题:热电联产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