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储能产业规模化布局正当时

2016-05-20 10:38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徐秋玲关键词:储能储能市场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来,储能很火。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大幅度提升、新一轮电改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提出,都为储能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完善、更加灵活的基础,同时,也促使储能市场逐渐成为刚需的环境。5月11~13日,在“储能国际峰会2016”会议期间,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储能市场环境逐步形成

记者:储能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领域,近来业界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张静:近几个月,业界能深刻感受到,整个储能产业在进行大规模的布局。之前我们认为,安装1兆瓦、3兆瓦都是很大的量了,现在的布局都上升到十几兆瓦、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的量级,这的确很让我们吃惊。

记者:国内外有哪些情况让您吃惊?

张静:从全球2016年初的储能应用规划看,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规划的1.325吉瓦装机的储能项目绝对是在量级上的先行者,将在电力输配、辅助服务和用户侧方面发挥储能的作用。该项目已经部署415兆瓦,目前虽有一定的困难,但仍旧在跌宕起伏中前进。

全球储能态势除了量级在加大,也不断有新的国家开始关注储能,如加拿大和意大利作为后起之秀也加入进来了,尤其加拿大于年初规划了装机50兆瓦的储能项目,目前已全部部署完毕。当然,国内的情况也很令人震撼。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储能厂商含合资公司在今年年初规划储能装机超过600兆瓦,目前已经部署75兆瓦左右,应用领域主要在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集中式风光电站储能、园区储能以及电力输配上。我们隐约感受到,我国储能市场将在2016年或2017年迎来一个爆发期。

另外,基于近来储能市场待爆发的态势以及装机情况,我们对中国储能市场容量进行了预测,预测中不包含抽水蓄能。在常规预测下,2020年我国储能市场容量可达14.5吉瓦,如果辅之有更多的支持政策、电改的推动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助力,这一数据在理想预测下可达24.2吉瓦。

记者:从中远期看,储能将呈现怎样的应用趋势?

张静:以电力储能为例,以前的关注点是,储能在哪个领域,有哪些应用类型,有怎样的价值,但现在有所突破,一套储能系统无论安装在哪里,都可以被灵活调用。比如以安装在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储能为例,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的削峰填谷、计划出力跟踪等功能,同时也可在市场机制允许下,参与辅助服务,甚至在输配侧容量发生阻塞时起到缓解作用。

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市场的形成,储能是不是也可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直供的稳定输出呢?所以,现在要用储能灵活配置的思路来看待未来储能的应用,也就是能源互联网的思维。随着能源互联网市场的形成,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安装在输配侧、可再生能源并网、用户侧的储能有很大的应用,其实在电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以及交通领域的储能都可以是广义的储能,在整个供电环节起到调节作用。

记者:国际市场对储能技术需求量也在增大,有哪些体现?

张静:在户用储能上,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引领潮流,但下一步绝不仅限于这些国家,像东南亚一些岛屿比较密集的地区都有望在储能应用上发力。虽然促进因素不同、需求不同,但以上四国在户用储能套数上增长快速,比如德国2015年有1.3万套,2020年预计增至15~20万套。

调频市场方面,也出现了可喜成绩。美国率先做了调频相关的工作。韩国的目标非常激进,在2014年底、2015年年初时提出到2017年底完成500兆瓦的调频量,目前韩国已投运近250兆瓦。英国在今年一季度也开始了200兆瓦的招标。

原标题:张静:储能产业规模化布局正当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