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光阴荏苒】中国的光纤通信发展史

2016-07-14 15:35来源:讯石光通讯作者:赵梓森关键词:光纤通信电力通信光纤光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整个中国电力通信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技术到当今先进技术,从较为单一的通信电缆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手段到包含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并用,从局部点线通信方式到覆盖全国的干线通信网和以程控交换为主的全国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数字数据网。可以说,电力通信在中国正在日益强大,而光纤通信也被认为是在长途传输方面的一大重要部分。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光纤通信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迈入世界浪潮的。

1引言

中国上海出生的英/美籍华人高锟(CharlesKKao),1966年在英国BTRL(英国电信研究实验室)的论文上,提出玻璃丝的损失可低达20dB/km,可用于通信。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因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光学玻璃是德国的Ziss照相机镜头,其损失是700dB/km,常规玻璃损失约为x万dB/km。但BTRL的领导、美国Bell实验室和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司Corning(康宁)相信。据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花了3000万美元,研制出3根长30m、损失为20dB/km的光纤,认为值得。因为光的频率和带宽是电的千万倍,意味着光纤将会引起一场通信技术的革命!!!

2009年,高锟博士因发明光纤通信而获得Nobel(诺贝尔)奖金。此时,在美国的高锟已患老年痴呆症,不能回答记者的问题。中国的记者问我“为什么高锟1966年发明光纤通信,在2009年才得奖”,我说:“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可用于通信的光纤,1976年世界第一条民用的光纤通信线路在美国华盛顿到亚特兰大间开通,信息速率只有45Mbit/s,光源是LED,所以速率不高,还比不过同轴电缆。1988年美国才研制出可用于通信的激光器,但电子技术是几十Mbit/s量级,体现不出光纤通信容量大的优点。现在有了几十Gbit/s的电子技术,充分发挥了光纤通信的优越性。人们真正感觉到光纤通信巨大的优越性!

现在,光纤构成了通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光纤通信已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2016年是高锟提出采用光纤通信的50周年纪念,特写此文作为回顾纪念,特别是回顾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本人是中国光纤通信创始人之一,回顾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有益的,经历令人感慨!

1969年,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院)属于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院)的管辖,北京院把国家科研项目“激光大气传输通信”以及项目执行人员(十余人)移到武汉院。1971年,武汉院的领导即外来的军管军代表许奎认为“激光大气传输通信进展太慢,让技术好的赵梓森去搞一下”,让我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我问:“为什么这样慢”,科研人员回答:“无仪表,如平行光管,一年后才交货”。当时,全中国的工作都不正常。我引用毛主席语录说“土法上马”,太阳光是平行光,可利用它来校正抛物面天线聚焦。大家把天线搬到屋顶,利用太阳校正了天线,很成功。之后,我们把整个激光大气通信设备,搬到当时武汉市最高的建筑——六渡桥的水塔和青山的水运工程学院的某高楼,实现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距离约10km。又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科委)领导做报告,经大气光通信传输,全体院职工在武汉院的大在礼堂收听,很成功。

领导很高兴。但我并不高兴,因为我知道,下雨下雪,光大气传输通不了信!即不能“全天候”,邮电不能用!

1972年底,我听说美国在研究“光纤通信”——利用玻璃丝进行通信。我意识到光通信有希望。我提出要发展“光纤通信”的科研项目。但绝大多数人反对,包括邮电部、武汉院和北京院的领导。有领导在几十人的会上说:“玻璃丝怎么能通信!赵梓森你不要胡搞,要花几千万,你负得了责吗?”因为,当时美国的光纤通信尚未使用,又因为“文化大革命”,中国与世隔绝,难怪大家不知道。而个别领导,如时任邮电部科技司副司长周华生和时任武汉院科技处处长惠哨岗表示支持,说“可以试试”。此时武汉院已经独立,由邮电部直接领导,不再由北京院管辖。

由于大多数领导对于光纤通信不理解,把光纤通信作为可有可无的小项目。所以,我只有很少的钱,只有几个人,如黄定国(自愿参加)、唐仁杰(玻璃工)、史青(化学教师)等。无正规的实验室,我们在实验楼厕所边的清洗室内做化学试验。

SiCl4+O2→SiO2+2Cl2(SiO2即石英)(1)

某天,我把SiCl4倒到另一瓶中,由于同事配合不好,而SiCl4在室温下会沸腾,SiCl4喷入我的右眼,我剧痛。产生的氯气使我晕倒在地。同事用车送医院抢救,但医生也不知道如何救,此时我已经苏醒,我说:“用蒸馏水冲眼睛,打吊针。”2小时后,身体恢复正常,我立即回武汉院实验室继续工作。

延伸阅读:特种光缆需求迫切 “走出去”还需完善产业链

南方电网:“十三五”计划投资约36.2亿 建国际一流配电网

【技术人员必看】电力通信标准体系研究

原标题:赵梓森: 中国光纤通信发展的回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纤通信查看更多>电力通信查看更多>光纤光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