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新时期的“马粪”危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

2016-07-19 08:51来源:21世纪经济日报作者:王欣关键词:电池回收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池材料回收难点

梯次利用需要考虑回收、筛选、重组、安全、拆解成本,梯次利用要保证退役电池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其回收技术难点在于离散整合技术和寿命预测技术。

电池在不同使用工况下,电量消耗速率不一样。“离散整合技术的关键点就是在管理系统里如何让系统更有效地应用剩余的能量。”王岳利称。

此外,寿命预测是整个梯次利用产品的技术关键点,如果不知道产品能够使用多久,就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质保。对此,CATL每一个电池都有一个唯一码,可以通过数据系统的模拟、比拟、监控,知道电池是否已经超出当时设定的能力之外,加之云数据的处理,也便于降低回收电池筛选成本。

相比电池企业对电池回收的积极探索,各生产厂商更专注于扩充产能,对于电池回收的积极性并不高。

“没有其他企业主动承担电池回收责任的时候,这个责任主体会判给整车厂。”王岳利称。

其实,梯次利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车企,因为车企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天然用户终端优势。如果电池厂在全国各地区布置回收点的成本远高于收回的成本,所以电池厂需与整车厂联合,形成完整的回收体系。

不过,按照王岳利的说法,CATL除了与国内上汽、北汽、吉利等车企合作外,也与拿到材料回收资质的湖南邦普合作,通过对动力电池分类、拆解,进行材料回收。

“从材料回收的角度来看,电池拆解是通过破碎后变成电极粉,再把相关的金属进行回收。材料回收主要是通过电极粉、通过酸碱萃取,变成三元材料,最终呈现的产物是硫酸镍等等。回收过程很环保,过程监控也非常重要,所以国家对场地、拆解环境、拆解设备、拆解人员会做相应的要求。总而言之,材料回收要达到比较高的回收率。”王岳利说。

王岳利同时表示,整车企业和电动汽车无须过多考虑后端处理的问题,而且整车企业暂存并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法,梯次利用技术成熟以后,电池失效以后失去使用性能和价值也无需担心,邦普已经探索出可盈利的商业模式。CATL和邦普联合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制造产业的循环经济。

据悉,今年材料回收和包装运输标准即可确定,2017年梯次利用的一系列标准也有望推出。 

延伸阅读:

换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现“五年之忧”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新时期的“马粪”危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池回收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