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第三方治理为环境监管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2016-07-19 11:0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陈湘静关键词:第三方治理燃煤发电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比如,我们曾发现某地一座污水处理厂出现流量计弄虚作假以套取处理费用的问题,经查实后,污水处理厂法人、运营企业负责人都被追究相关责任。”汪冬青说,对于第三方治理中的双方而言,合同的约束力不能超过法律。“运营方再信誓旦旦说可以负责,但出了事情业主还是要承担责任。反之,运营企业一旦发生违规违法行为,无论是否由甲方授意,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

单个项目出问题,运营企业集团被警告,由点到面,对综合环境服务商要有监管新思路

“环境污染专业化、市场化治理,具备环境、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各地的实践值得肯定。但同时,它也对环境监管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汪冬青说,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环境服务大企业将成为主流,一个企业旗下可能有数百甚至上千个治理项目。

“这有利于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管理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个别的问题会不会反映企业内部整个体系中的漏洞,会不会波及其他类似项目,引发更多环境风险,是我们要重视的。”他说。

而据他透露,环监部门在最近对3个治理项目的查处中,开始尝试引入对其他行业大型企业集团的监管思路。“这3个出问题的项目,分别属于3家知名上市企业,都是综合性全国性的环境集团。所以,我们不仅对单个项目依法依规进行了调查取证、行政刑事手段,同期还对集团相关负责人启动了内部约谈。”

记者了解到,这3个项目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非常典型,其中一个是污水治理项目暗管偷排,一个是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弄虚作假,还有一个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使用流量计作假套取污水处理费。

汪冬青透露,上述企业对约谈很重视,按要求排查集团内部所有项目,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在排查过程中发现业主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应按要求上报。这无形中形成一股新的监管力量。”

“我们也考虑到这些大企业多为上市公司,所以首次采取内部约谈,属于警告性质。如果再犯,手段将一步步升级为公开约谈,甚至列入负面清单。”他表示,对于问题严重且久未纠正的环境服务企业,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将考虑实施硬措施,即利用媒体等开展信息公开,发布负面清单。“一旦被列入负面清单,这家企业事实上就等于被踢出市场。”

汪冬青确信,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重视自己的品牌和诚信形象,因而对这种由点及面、信息公开的监管方式,会更加敏感。

“比如我们此前对几家知名的环境监测企业,在个别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均采取了内部警告。按要求他们都开展了系统自查和整改,提升运营服务的科学规范、自律诚信。”他说。

原标题:第三方治理为环境监管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