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在为每月居高不下、甚至不断增长的电费发愁,强烈地想要了解单个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除去生产所必须的开销,购买能源资金的去向等。“在早几年,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或许是件难事。但现在,通过应用能效管理平台,实现对能源使用效率的管理,就能轻松解决以上问题,甚至还能实现更多超乎预期的效益。”致力于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终端产品、解决方案研究的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高级产品经理张晋告诉本报记者。
重在引导用能习惯 市场仍处于培育期
“能效管理重在引导用户的用能价值,改变用户的用能习惯。”张晋介绍,当前我国的能效管控几乎是“无序”的,且企业多是利用传统技术节能,如进行电机改造、余热回收等。“真正做到能源精细化管理的用能主体非常少。”张晋表示。
“从根本上讲,能效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以能源为切入口,引导用户更加科学、数据化地使用能源。”张晋说,能效管理能在几乎不额外投入硬件设备、仅靠引导用户用能习惯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用能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国家、社会整体的用能效果也大有裨益。
事实上,目前国家也在进行能效管理的研究与推广。
一般来说,国家是以全社会最高峰负荷来规划电厂发电装机容量。“我国每年大力投资新建电厂,正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最尖峰的用电负荷。然而,每年尖峰负荷的持续时间都很短,例如,2014年全年95%以上的尖峰负荷的持续时间仅为24.5个小时。”他表示,只有尖峰负荷降低、电网峰谷差减小,每年新建电厂的需求才能减少,才可避免大量发电机组闲置浪费。“而通过能效管理,能够实现减少峰谷差,削低尖峰负荷。”张晋指出,大规模推广能效管理正当其时。
“我国的能效管理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对能效管理的研究很早,相关产品和案例有很多。”张晋介绍,2000年初,我国开始做需求侧(即用户侧)的能效管理,很多都是借鉴了国外案例的经验,不过在技术上是结合了我国的国情进行研发的。“照搬国外技术肯定是行不通的。国际众多知名电气企业都有能效管理产品,但都未能在我国成功地大规模推广应用。”他认为,在国外,即便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也不见得他们的市场规模足够大,整个用户侧能效管理应用市场其实还处在培育期。
能效管理平台应用是关键 无人值守是未来方向
“我们目前已经将能效管理平台、设备运行综合优化等7项节能改造措施,应用于一家五星级酒店,总投资443.9万元,年节能收益257.6万元,节约标煤906.3吨,节能率达到20%以上,1.7年可回收成本。”张晋说,我们还为一家上市公司厂区实施了能效管理平台、屋顶光伏电站等能源改造方案。其中,能效管理平台通过抑制尖峰负荷、移峰填谷、对车间班组实施能源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了厂区生产效率。“全厂单月总产能提升了约5%,单月产品单位能耗降低了7.3%,年总能耗上减少了250万元。”他介绍,其平台建设费用4万元,一个月内就实现了投资回报。
他指出,在以上能效管理措施中,能效管理平台的应用是关键,特别是将能效管理平台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我们的能效管理平台具体分为数据采集平台、云计算平台、能效业务平台,前者通过能效采集终端采集企业能源数据,然后由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能效数据模型进行计算等;后者主要负责为企业用户展示能源图表、曲线以及用户关心的最终数据。”张晋介绍,利用以上数据结合企业的生产数据以及外部行业数据,就能够诊断企业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用能水平,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能效解决方案。
“能效管理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末端用户参与智能电网的体现,决定了能源消费的方式。”张晋认为,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能效管理或将实现智能化的“无人值守”,通过能效管理平台直接为用户输出整套解决方案,让用户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管理过程。届时,将可以更好地实现能效托管──用户把自身的用能委托给能源管理公司,由公司布监测点、分析数据、合理配网、合理使用新能源等,帮企业实现更低的用电成本。“国外已经有很多能效托管的成功案例。例如,休斯顿机场已经在做能效托管,机场只支付能源使用费用,能源如何买入、使用等都全由能源管理公司决定。”他介绍,该公司每年可以从休斯顿机场获得上亿美元的回报。
【短评】用电监测仪、集中器是关键设备
能效管理是大趋势。不难理解,基于数据化的分析与控制是挖掘能效管理潜力的不二法门──采集设备详细采集用户数据,并通过集中器汇聚、传递给能效管理系统,再由智能运维单元分析处理,最后针对性制定出能效精细化管控方案,反馈给用户。有必要时还可以多次循环这一过程,达到不断修偏的目的,逐步实现最大化节能效果。
由此可见,能否准确、可靠地采集用户个性化数据,是实现能效管理的关键节点,而用于用户端的用电监测设备、集中器正是这一关键节点的支撑设备。
但是,由于目前企业厂房配电柜之间的空隙往往较小,而以往市场上的采集设备体积较大,不方便企业安装使用。同时,不同厂家生产的采集设备的通讯规约和标准不同,无法实现通用,且单个点采集设备价格甚至高达上万元,很难满足企业大量应用的需求。采集设备急需改进。
在这一方面,林洋能源的成功经验或可借鉴。其一,林洋能源自主研发的采集设备──用电监测仪可以直接卡在配电柜导轨上使用,是目前市场上三相用电监测仪中体积最小(4P)、具有价格优势、安装方便的能效硬件采集产品。其二,该用电监测仪对数据采集环节进行了优化,精简了采集数据项,节约了资源。
用电监测仪大量数据采集后,必然需要可靠的设备来实现数据收集与传输。因此,实现数据收集与传输功能的集中器也是能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一台集中器可以同时连接几十台采集设备。集中器可以走比较传统、稳定的连接方式──485通讯线,也可以通过微功率无线(小无线)实现通讯连接。但建议微功率无线的覆盖距离在300米以内,且尽量避免铁质、封闭的柜子。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30年新建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等标准。鼓励实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报批文本,标志着江苏省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标准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旨在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提供零碳园区建设的系统性指导。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了标准的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称“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作为江苏省首个以“建设指南”形式发布的零碳园区地方标准,《指南》涵盖能效管理、能源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升级、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运营管理、绿色低碳创新等核心内容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发布《伊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规划(2025-2030年)》。文件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完成自治区、伊犁州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2日,内蒙古通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通辽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P313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中提到,预计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就地消纳电量将达到215亿千瓦时以上,绿电消纳占比将从2022年的9.1%提升至50.7%。文件提到,坚持低碳转型,厚植工业绿色底色。一是强力推进绿电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化工行业正站在效率革命与绿色转型的十字路口,零碳园区建设成本高如何破局?AI驱动工艺优化如何实现高效落地?大型装备“卡脖子”难题如何攻克?废水处理成本高企如何破局?传热效率瓶颈如何突破?工艺微缩化如何实现产业化落地?国内市场需求匹配难资源分散,海外市场机遇如何精准捕捉?出海拓展市场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5月29日,邯郸市钢铁行业创新研究院发布关于《邯郸市钢铁企业极致能效项目“揭榜挂帅”的公告》,公告显示,通过实施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关键工序的节能技术升级改造、能效管理智能化升级等,实现工序能效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吨钢能耗折算经济价值降低10元以上。全文如下:
11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调研,检查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主题教育、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工作,慰问一线干部员工。辛保安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
8月27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营收27.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5.2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其光伏业务营收达到16.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涨0.64%。
2020年上半年,林洋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7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28.65%。2019年年报显示,林洋能源的主营业务为电工仪表行业、光伏行业、其他行业、LED行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8.02%、45.16%、3.25%、1.34%。据了解,公司智能板块主营产品覆盖智能电表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委内瑞拉已遭遇四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停电,超过90%的地区陷入一片黑暗,政府相关部门再次将停电原因归咎于敌对力量的“电磁袭击”。“当海量设备接入电网系统,以及电网信息通过平台进行资源对接和共享应用的同时,提高了能源效率,但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风险。”在中国电科院计量与用
近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1222.SH)全资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张石高速公路保定段照明节能改造工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本次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为7175万元。改造完成后,按照合同中约定节能分享比例进行收益分成。10年合同期内,林洋电力将获得的累计收益约14800万元。该项目涉及
近日,由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主办,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国网芯、芯未来为主题的国网芯品牌发布会暨芯片应用创新研讨会在北京贵都大酒店隆重举办。目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芯片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电能表是我国电工仪表行业中产量最大的产品。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的多项与电能表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以及房地产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电能表需求的上升及保持行业发展的相对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而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能表的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变化。一、行业特点1、行业特有的业务模式我国
序:林洋能源已拥有二十余载的创新史,在智能电表市场非常坚持和执着。一组数据显示,到目前,林洋能源在电表领域的出货量累计可达2亿台,这数以亿计的出货量,对质量的可靠性要求近乎苛刻,现在公司每年上千万台的出货量,被业界冠以表王之称,当之无愧。北极星电力网笔者有幸邀请到江苏林洋能源股份
2016年11月21至22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次理事会及成立大会暨2016年智能量测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标准化研
11月11日,2016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发展交流会在北京深圳大厦召开。中电联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主办了这次会议,工信部和发改委运行监测协调局,各省和地方经信委相关领导,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在内的相关专家及电力需求侧管理领域的企业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在本次会议上,中电联冮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林洋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三期回购股份方案,累计使用资金约5.6亿元,回购了82,870,581股股份。2024年3月21日,公司控股股东华虹电子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发
2025即将过半,光伏行业在内的能源行业人事调整潮仍在继续,“一把手”调整尤为密集。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今,共计28家能源央国企、光伏企业的“一把手”调整,涉及人数达到42人。能源央国企的“一把手”调整节奏加快。目前有9家集团的“一把手”发生变动。除到龄退休,跨公司变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11日,亚洲最大能源展会——第18届SNEC展拉开序幕,借此国内外光伏、储能领域的佼佼者齐聚一堂之际,也透露出当下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容量储能电芯量产在即、储能系统集成效率跃升、AI与储能的深度融合……北极星储能网收集到了众多参展企业带来产品,接下来按储能电池、储能系
2025年SNEC上海光伏展览会已圆满收官,展会期间,全球光伏精英齐聚上海,展示代表行业顶尖水平的先进工艺与创新产品。而更鲜活跃动于各展位之间的,正是那些被称为“光伏人”的与会者#x2014;#x2014;无论是沉浸于技术交流的专家学者,还是探寻合作机遇的企业代表,抑或怀抱梦想的行业新锐,每一道身影都
6月12日盘后,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或“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经营合同中标的公告》。公告显示,林洋电力服务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了毛里求斯政府性公开招标电网侧储能项目(项目编号:CPB/24/2024(IFB8194)),项目内容为设计、制造、供应、安装、
6月11日,由林洋能源冠名的“林洋之夜”SNEC2025Reception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NH馆盛大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光伏、储能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能源变革趋势与合作机遇。林洋能源副董事长、总经理陆丹青女士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林洋能源副董事长、总经理陆丹青女士在致辞中回
6月11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正式启幕。本次展会,林洋能源(6.2H-A110)携光储领域多款集高效、创新、科技于一体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登场,集中展示了林洋能源在新能源、储能、运维等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以及创新成果。林洋能源展台成为焦点,吸引数万名全球观众参访。权
近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数智融合的电能表智能工厂”与“基于数字孪生的TOPCon光伏电池片智能工厂”,双双通过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实力,更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示范。数智融合电表工厂的全链条革新电能表智能工厂以人
近日,林洋运维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的联合研究成果《跨尺度光伏功率转换模型评估:物理、机器学习与混合方法》(AssessingSolar-to-PVPowerConversionModels:Physical,ML,andHybridApproachesAcrossDiverseScales)正式发表于能源领域权威期刊《Energy》。该研究
当地时间5月12日,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率高管团队亲赴意大利撒丁岛,与战略合作伙伴SVAM公司高层共同出席MW级光伏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作为当地兆瓦级光伏标杆工程,投产后将有效优化区域清洁能源结构,推动低碳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开工仪式上,陆永华董事长表示,Elmas项目作为
当地时间5月7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与国际领先的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在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会期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高度。TÜV南德商业产品部全球高级总裁WolfgangHübl先生与林洋能源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