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纪实】核建铁军海外打造“华龙”标杆

2016-07-29 08:5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刘兴周 张艳关键词:华龙一号中国核建核电走出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阿拉伯海边上有个天堂角,顺着天堂角往里远望,在一片沙漠中,高低起伏的塔吊顺向伸展出巨臂,拥抱蓝天。天堂角边涛声阵阵,群塔身下身影忙碌。

气温38摄氏度,巴基斯坦K3核岛筏基混凝土浇筑正在进行。通往筏基的人行通道上,6台金黄的布料机将长臂不约而同地伸向筏基,混凝土在密实的钢筋网中缓缓移动……振捣手、质检员、安全员有序地忙碌着,湿漉漉的工作服紧贴身上,上百顶安全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历时68小时, 8979立方米的浇筑顺利完成。翻看混凝土坍落度记录本,一行行醒目的数字映入眼帘:14、15、14、15、14……混凝土坍落度从开始浇筑至结束,始终保持稳定,无返工。

力保节点促进度

“K3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堪称完美,无论是混凝土坍落度,还是混凝土入模温度都在受控范围,整个浇筑过程一气呵成,毫无瑕疵。”中核华兴K2K3项目核岛队队长张兴厚黝黑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一边整理数据,一边分析:“跟K2核岛筏基混凝土浇筑相比,这次浇筑准备充足,筏基钢筋绑扎较K2机组减少了28天,而且FCD前各项准备工作也很扎实;浇筑时间缩短,同样的工程量,K2机组筏基浇筑用了76小时,而K3机组浇筑只用了68小时;过程顺利,整个浇筑过程,无论是机械设备、人员协作还是安全、质量都非常顺利;施工作业人员较K2机组减少了近40人,从这来看,我们已经迈出了K3机组比K2机组好的第一步。”

自进驻K2K3核电现场以来,中核华兴的参建人员过起了“白加黑”、“五加二”的生活:白天高温炙烤,脸上因安全帽带遮挡而留下的印与黝黑脸形成鲜明对比。湿透的衣服来不及更换,匆匆“扒”过晚饭又奔向现场,挑灯续战……在这样不间断的日子里,他们让“华龙一号”从图纸走向了现实,从国内走向了海外,,顺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节点:

2014年12月29日,K2核岛预应力廊道FCD提前2天实现;

2015年7月31日,K2核岛筏基第一阶段混凝土开始浇筑;

2015年8月20日,K2核岛ND/NE厂房第一罐砼顺利浇筑;

2016年2月6日,也就是春节前一天早晨,K2核岛首个钢衬里模块成功吊装;

2016年5月3日,K2核岛最后一个钢衬里模块提前三级进度计划15天顺利就位,标志着模块化施工技术在海外“华龙一号”机组的成功运用。

2016年5月31日,K3机组主体工程提前2个月开工,由此K2K3项目进入双机组施工的高峰期。

……

迎难而上追工期

K2K3项目采用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由于是新堆型、新技术,而且在国内尚没有建成的参考堆型,实际施工困难重重。其中,频繁的图纸变更尤为突出。

据统计,K2K3项目自开工以来共发生设计变更500份,现场申请变更247份,图纸变更率达到50%以上,技术问题澄清1389条。

“从2015年的图纸变更情况看,对现场施工影响最大的是K2核岛NL、NR钢筋图、模板图升版。因为这次图纸升版时间跨度长,从B版图纸升到C版跨度近3个月,想想这3个月的现场施工有可能白干,也拖延了整个建设工期。” 中核华兴K2K3项目技术部经理耿秀伟说。

尽管各项资源投入计划很好,但执行却非常困难,由于设计变更的频繁,造成现场材料下料反复,留给材料采购的时间相当有限,平均一批材料从现场下料到最后到达至少需要3个月。若遇第三方采购进口材料,从下单、厂商寻找、谈判、签约、生产、国内及海上长途运输,时间将更长,至少需要6个月。另外,还存在厂家技术人员因签证或安保影响进场不顺利,导致设备进场后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保养不及时的问题。2015年7月,搅拌站所用德国产的KTI制冰机因调试问题严重影响进度数十天。那段时间,整个项目部饱受煎熬……

然而,项目部还是创造了K3机组主体工程开工提前2个月的佳绩。

优化管理出效益

面对种种制约,项目部提出的“重视目标、关注细节、强化执行”管理思想发挥了关键作用。

项目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厘清各层级的职责,疏通管理流程,强化主动沟通,倡导问题思维,实现“眼睛向内,刀尖向里”。建立了以计划为龙头,紧紧围绕以激励为主,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和技术等为要素的十二条管理规划内容,并有序推进。

在安全管理上,项目部因地制宜,针对巴方工人特点,开展图片式安全管理,提升其安全意识。质量方面,不断追求零缺陷,根据现场实际,优化质量管理方式,安排经验丰富人员对现场各施工子项进行全程跟踪和管控,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目前,项目部各项安全质量工作扎实推进,未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件。

此外,面对全新堆型,项目部将技术创新与科研工作提到全新高度,要求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实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两年多来,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工艺,组织模块化施工,重点开展“华龙一号”堆腔不锈钢水池模块化施工技术研究、安全壳半球形穹顶壳体板成型技术,以及APC壳模板体系设计与应用等核岛土建工程施工核心技术进行研究。

“工程刚开始时,钢结构施工在前面,由于经验人员不足、设备不适应等,核岛队天天追着我们要进度。但自FCD后,我们变了位置,一直在前面领着核岛队跑……”谈起K2核岛施工,项目部安装总工裴习平不禁笑起来。

K2核岛钢衬里模块化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积极优化施工工艺,开展了吊装桁架改进,使一个桁架具备吊装2个模块的能力;同时进行了钢衬里重新分层分段优化,增加钢衬里壁板的高度,减少焊缝,降低高空焊接风险,2号核岛钢衬里模块化吊装成为现场施工一大亮点。

同时,项目部集施工管理、工程建设、经验反馈、党建推进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优势,通过现场培训、部门会议、反思反馈等进行学习消化,形成项目合力,有力保障工程建设。尤其是面对巴方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情况,从人员招聘、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培养、文化融入等方面入手,制订并实施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薪酬增长计划;开展专项活动,从语言学习、规章制度宣贯、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分阶段培养,不断提高巴工素质……推动巴工积极投入核电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中国核建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