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30多年前的电力调度原来是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2016-08-19 12:20来源:南网50Hz关键词:变电站35千伏变电站电力调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马伟明与同事在分析负荷。

1982年,怀集全县最高负荷只有1万千瓦,电网薄弱。当年,整个整个县调就只有2个人,一个人有时一值班就是24个小时。马伟明的工作就是将上级的负荷调度令通知到下面的变电站,配合广东省省网的电力负荷分解工作。

每年雨季,小水电站电压不稳定,雷雨天气也容易造成线路故障,这是马伟明最忙碌的时候。他需要不停地打电话了解各变电站负荷,还要快速制定方案,合理分配负荷。

和同事一起研究负荷情况,现在有了电力调控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通讯落后的年代,这部手摇电话是马伟明的亲密战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要一边接电话,了解相关负荷数据,一边用笔在纸上计算,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算出调配方案。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在调控室里当机立断。

为什么说当时这部手摇电话关系全县用电?马伟明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1985年除夕,负责给县城供电登云支线因故障跳闸停电。在值班室独自吃“年夜饭”的马伟明了解后发现,是群众烧的东西飘到线路上造成短路,急忙向维修人员反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35千伏变电站查看更多>电力调度查看更多>